綜述:中國老齡化浪潮來勢洶洶 政協委員指點迷津

2016-03-13 23:23:43|來源:中新網|編輯:韓基韜

  原標題:綜述:中國老齡化浪潮來勢洶洶 政協委員指點迷津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楊喆 邢利宇)據統計,2015年中國60歲以上“銀發一族”數量達到2.2億,佔總人口比重超過16%;預計2025年這一數字將突破3億。

  面對來勢洶洶的“老齡化浪潮”,如何做到“老有所養”?圍繞這一民生焦點議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們紛紛支招,梳理其中觀點可發現,應對老齡化至少有以下四方面工作要進一步完善: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老齡化高峰期的加速到來,將可能衝擊現行社會保障體系。”12日的全國政協大會發言中,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張世平特別提到社保體系“法律法規不配套、政策措施碎片化”的問題。

  她代表4位委員呼籲,儘快制定或修訂社會保障法、社會救助法、慈善事業法、社會服務保障法等,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法律支撐;將長期護理保險納入社保體系,實行彈性退休,統籌養老保障制度和醫療體制改革,實現各項制度整合配套。

  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則在提案中提到,要優化社保基金的投資結構,加強信息化建設,強化監管,以增大社保基金總量,化解社保風險。

  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是一個産業,交給社會才能做好。”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工商聯副主席蘇如春接受記者採訪表示,面對老齡産業中管理、標準、技術等一系列問題,需要企業家的經營,使之形成良性循環。

  目前,中國養老服務業仍然存在著市場化程度較低、發展不均衡等突出問題。他建議,鼓勵部分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在政策、制度許可的範圍內直接募集資金,發展養老服務業;適當降低準入門檻,讓更多企業和社會組織加入養老服務體系中。

  “社會力量在養老服務供給方面的主體作用尚未發揮。”全國政協委員、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也在提案中建議,優化社會力量準入及優惠政策落實機制,讓投資者權益得到認可,同時要加強對民營機構的扶持政策落實力度。

  推進醫養結合模式

  “醫養結合有助於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也有助於緩解床位緊缺問題,提高醫養機構服務效率。”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西區委主任委員錢學明在提案中道出醫養結合模式的優勢。

  這一模式如何推進?錢學明認為關鍵在於“一體化”。他建議,建設大型綜合性醫院,承擔醫療和養老的雙重功能;以醫院為依託,開辦大型養老服務機構,設分支機構進入社區,連鎖經營,集團化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東風汽車公司高級工程師馬力則提出,實現醫養深度融合,需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和社會化媒體服務平臺,通過社區先期做一些數據採集,摸清情況,以便為老年人提供精準養老照料及護理服務。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中國康復專業技術人員的人均擁有量不到發達國家十分之一。”小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擔憂地給出這一數字。她呼籲加強專業人才培養,著力解決康復機構、養老機構的專業護理人才嚴重短缺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樸惠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在大學中設立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對學生進行心理學、醫學等方面培訓。“這樣既可以解決這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可以壯大養老服務專業人員隊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