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內>>正文

鏈家門店將守護失聯兒童引爭議 如何救助走失兒童

2016-05-07 09:43:38|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渠鴻儒

  “5月25日,鏈家全國6000家門店將正式成為中國失聯兒童守護站,所有門店將張貼守護站標識,方便孩子求助。只要孩子進了鏈家,即便暫時與家長失去聯繫,也不會被拐賣或出現意外。”

  4月27日,房産仲介公司鏈家地産南京公司一位員工發佈的上述微博,被鏈家官方微博轉發後受到廣泛關注,但是,“鏈家門店將守護失聯兒童”卻引發爭議。

  4月30日,江蘇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重慶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等發佈微博對鏈家的行為提出質疑,“幫助尋找走失兒童,是每個人的義務,絕不該成為行銷炒作的噱頭”,兒童走失後,家屬應向巡邏民警、警務工作站、派出所求助或撥打110,並稱鏈家缺乏相應的救助手段、完善的救助機制和合法資質。

  不少家長也認為這種做法欠妥:雖然企業是出於好心,但沒有從兒童角度去考慮,讓幼小的孩童獨自走街串巷尋找企業門店,很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4月30日,鏈家通過官網發表聲明稱,鏈家6000家門店主要職責是幫助走失兒童迅速與警察取得聯繫,從而得到警察的幫助。

  鏈家合作方:不是要替代派出所

  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鏈家發佈的內容是與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臺(以下簡稱CCSER)的合作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CCSER由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下設的兒童安全科技基金創立,是一套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和GIS地理信息系統支持研發的兒童失蹤社會應急響應系統。該平臺官網介紹説,系統成熟後可以在兒童走失發生時就迅速介入,通過群眾互助加警方聯動的方式,幫助家長迅速找到走失兒童,降低孩子發生意外的概率。

  中社兒童安全科技基金秘書長張永將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鏈家發佈的內容確實是CCSER與多家企業的合作項目,原定在5月25日國際失蹤兒童日那天,也是兒童安全科技基金成立一週年的日子向公眾發佈。該項目將聯合部分有實體門店的企業,為進店求助的孩子提供幫助,讓孩子儘快與警方取得聯繫。

  然而,不少公眾質疑鏈家發佈的內容是在借助公益進行企業行銷。對此,張永將表示,鏈家的行為確實存在不妥之處,他透露,目前兒童安全科技基金已向鏈家發出律師函,“鏈家發佈的內容沒有和我們進行溝通,行銷的味道太重,發佈的微博中也過多出現鏈家的Logo,在雙方的協議中,我們有獨立且統一的項目Logo。”

  還有公眾認為,孩子走失後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原地等待家長或求助警察,而不是尋找企業門店。張永將解釋説:“鏈家發佈的內容讓公眾對我們項目的內容産生了誤解,文中只提到鏈家做了什麼,卻沒有提及守護站的具體功能。我們建立守護站是為了搭建門店聯絡點,幫助兒童聯繫警察。”

  張永將補充説,該項目是希望預防孩子走失,為公安部門添加輔助力量,“全國有數量眾多的派出所,我們搭建門店聯絡點是為了能夠在已有的派出所上進行數量擴充,而不是替代。”

  希望更多人幫助家長一起找孩子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負責運作CCSER的中社兒童安全科技基金2015年5月25日成立之初,其安全性、專業性及可操作性就遭到質疑。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彭新林認為,社會上對一個處在探索階段的新生事物存在質疑是正常現象。彭新林表示,從公益角度來看,CCSER重視民間力量、吸納社會群眾參與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但作為一個民間組織,仍需要有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進行監督,只有制度化、規範化,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

  據張永將介紹,家長在CCSER註冊後,當孩子走失時可以迅速進行預警,在該平臺上註冊的志願者將聯合行動注意身邊是否有走失的孩子,並幫助孩子聯繫警方或家長。該平臺的初步設想是建立線下走失兒童臨時聯絡站,通過客戶端,將各地的社工、線下聯絡站以及公安的攝像頭進行結合,形成“人眼+設備+法律保障”3個維度的安全網絡,防止兒童臨時走失變成永久失蹤。

  “目前該平臺還在測試階段,沒有公開推廣,沒有正式運營,因而沒有進行過預警,也沒有成功的案例。”張永將説,“但後臺已經接到130萬名志願者的註冊申請。”

  當孩子走失時,能有更多人幫助家長一起尋找是張永將成立基金的初衷。張永將曾有過孩子走失的體驗,當時他感到無助和迷茫,即使親戚朋友都在同一個城市,他還是覺得力量薄弱,於是他聯合有相同經歷的家長成立了兒童安全科技基金,並在成立之初就獲得200萬元捐贈,後期陸續收到企業及個人捐贈共計近600萬元。

  據張永將介紹,CCSER目前正計劃與公安機關進行聯動合作,也邀請了有關犯罪學專家、互聯網人士、社會公益人士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

  張永將告訴記者,此次與鏈家這樣的企業合作搭建線下聯絡點,也並不是隨意為之,CCSER對合作企業會進行一定的評估和考量,如合作企業的註冊資本金、企業規模、門店固定性等,同時也對合作企業員工與兒童的溝通交流、身份核驗等關鍵環節進行培訓。

  據了解,CCSER本身不具備兒童丟失信息的發佈權限,發佈權限只能由家長擁有。“因此,CCSER要嚴格限制發佈者信息的真實性和孩子信息的真實性,而身份證核驗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CCSER會和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聯網核驗家長、孩子的身份真實性,同時不採集相關信息。”張永將説。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博士後陳驚天認為,CCSER的運行機制是相對合理的,基於自媒體、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和互聯網“見不到面”的特性,身份核實是CCSER要解決的最關鍵問題。

  兒童走失應該如何求助

  有網友曾質疑CCSER,認為如果僅僅依靠民間組織力量,該平臺會很快被淹沒在“小孩去鄰居家玩了”“在超市走丟又找到了”等無效的警報之中,過度的濫用也會使志願者厭煩並最終拋棄這個系統。

  張永將曾是一名公安刑偵人員,他認為在尋找走失兒童的事情上,家長與警察之間存在認識偏差:家長對公安期望太多,而公安每天處理的事情太多,無法調動全部警力尋找丟失兒童。

  張永將認同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的觀點,即“民間做預防,警方盡一切力量打擊”。“從公安自身來講,打擊職能大於救助職能,但是很多人覺得有困難找警察,把警察的救助職能擴大了,所有問題都交給了他們。”張永將説,搭建CCSER是希望讓社會各個單元發揮各自職能,給孩子提供保護。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過多地強調了要防範壞人,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卻忽略了告訴孩子要做什麼。”張永將説,“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讓他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樣做那麼多預防,所以需要家長聯合起來給孩子搭建一個安全的保護網。”他認為,讓孩子長時間在原地等待家長比較困難,如果遇到暴雨等惡劣天氣更難實現,所以需要社會提供更多救助渠道。

  張永將認為,孩子走失的根源是孩子與父母失去聯絡,信息聯繫斷掉了,搭建CCSER的目的就是希望讓父母和孩子聯繫上,“在信息方面給孩子更多幫助”,與鏈家這類企業合作,是為孩子搭建聯絡點,及時為走失兒童提供必要的照顧並幫助其與警方取得聯繫。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認為,全社會對於預防孩子走失、孩子走失後儘快找到有效的求助渠道高度關注,民間公益力量希望發揮作用值得肯定,“但是在走失兒童如何求助的問題上,無論是家長、學校還是民間力量,利用警方的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佟麗華介紹説,201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公安部四部委發佈的《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中規定,向公安機關報告丟失孩子之後,公安機關應該按刑事案件迅速立案並進行偵查,這種力度對及時解救兒童是非常有效的。

  (張敏 王亦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