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三大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均出臺 政府鐵腕治污進入新常態

2016-06-06 15:43:38|來源:中國網|編輯:韓基韜

  原標題:三大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均出臺 政府鐵腕治污進入新常態

  中國網6月6日訊(記者 尚陽)日前,國務院發佈《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包括“開展土壤污染調查,掌握土壤環境品質狀況”等10條內容共35項任務。至此,《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與已經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三個關於大氣、水、土壤環境污染問題的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本屆政府已經全部制定併發布實施。對此,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副教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委員馮嘉表示,水、土、大氣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在法律之外政府又再次出臺規定,充分體現了政府鐵腕治污、解決民生問題的決心。

  “土十條”成為我國土壤治理重要依據

  5月31日,歷經3年多時間,易稿50余次,應對環保“三大戰役”的最後一部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終於落地。

  此次“土十條”提出“開展土壤污染調查,掌握土壤環境品質狀況”等10條內容共35項任務。明確了“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品質總體保持穩定”。

  馮嘉表示,因為我國還沒有任何的法律來保護土壤方面的品質,長期以來我國在土壤管理方面基本是處於空白狀態,所以“土十條”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我國在土壤防治方面管理依據的角色。

  “土十條”中的一大亮點就是明確了“誰污染,誰治理”原則,造成土壤污染的單位或個人要承擔治理與修復的主體責任。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統籌協調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未來將定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建立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協調機制。

  “大氣十條”初現成效 去年73 個城市達標

  2013年9月12日,國務院發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為我國未來五年大氣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明晰的路徑圖。

  編制耗時近一年,修改幾十稿,“大氣十條”的出臺也備受各方關注。

  具體目標為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建立區域協作機制,分解目標任務,由國務院制定考核辦法並進行考核……行動計劃顯示出“動真格”的氣勢。

  有專家則表示,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設定了不同的PM2.5控制目標,其中京津冀地區目標最嚴,表明中央的決心相當大。

  中國網記者發現,環境保護部發佈的《2015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顯示,2015 年全國城市空氣品質總體趨好,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74 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4 年下降14.1%,有73 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

  “水十條”投資將達兩萬億元 鐵腕治污進入“新常態”

  “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品質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準持續提升,地下水超採得到嚴格控制……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品質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品質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從十個方面開展水污染防治行動。

  據悉,“水十條”投資將達兩萬億元。經過多輪修改的“水十條”將在污水處理、工業廢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進行強力監管並啟動嚴格問責制,鐵腕治污將進入“新常態”。

  “水十條”中共24次提及2020年,21次提及2017年,6次提及2016年,4次提及2018年,兩次提及2030年。

  作為“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第一步,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水環境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行動計劃做出重點部署。

  馮嘉表示,大氣、水、土壤三個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出臺都關係到百姓的生活,在法律規定之外,政府又再次出臺規定,這讓三部分內容有了更具體的管理標準,也充分體現了政府鐵腕治污、解決民生問題的決心。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