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特色農業主攻"全産業鏈"

2016-07-18 21:02:49|來源:經濟日報|編輯:楊玉國

  近年來,重慶市大力推進以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為核心的農業現代化,並依託地方特色資源,結合丘陵山區實際,著力推進柑橘、生態漁業、草食牲畜、茶葉、榨菜、中藥材、調味品等七大特色産業的全産業鏈建設。數據顯示,這七大特色産業在2015年實現全産業鏈綜合産值近900億元。

  “七大特色産業鏈建設是重慶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重慶市委農工委書記、市農委主任路偉介紹説,“十三五”期間,重慶市將圍繞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增收為目標,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大力調減低效作物種植面積,主攻七大特色産業鏈建設,力爭到2020年每個特色産業鏈培育2至3家加工龍頭企業,綜合産值達到1500億元以上。

  據了解,重慶市現已發展柑橘297萬畝,其中晚熟品種100萬畝,鮮果上市期延長到10個月,目前正重點優化産業和品種結構,發展晚熟柑橘和橙汁加工。

  同時,重慶持續多年實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庫區水質明顯改善,三峽庫區生態漁場建設也取得積極進展,成功打造了“三峽生態魚”品牌,帶動庫區10萬漁民增收,今後將把生態漁業建設拓展到冷水魚養殖、池塘健康養殖和稻田養殖,打造生態漁業産業鏈。

  依託秦巴山、武陵山豐富的草地和秸稈資源,重慶已形成了年出欄肉牛64萬頭、羊250萬隻的規模,並加快推進澳洲肉牛進口項目,構建“進口育牛”“種草養畜”兩個循環,在南方地區打造草食牲畜優勢産區。

  此外,重慶還著力發展榨菜、中藥材、茶葉和以“重慶火鍋底料”為代表的調味品産業鏈,推進特色産業區域化、差異化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大特色産業鏈建設過程中,重慶立足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在保障糧食生産安全的基礎上,引導農戶圍繞七大特色産業和區域特色産業實施結構調整,鼓勵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加大融資擔保和貼息貼費力度,降低新型經營組織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推進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1000萬畝標準化産業基地建設,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補齊短板,夯實現代特色效益産業發展基礎。

  為增強特色農産品市場競爭力,重慶還啟動實施了農業品牌發展戰略,著力培育區域公共品牌、發展特色農産品品牌、復興傳統老字號品牌,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對認證“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農産品地理標誌)給予直接補助,支持新型主體開展品牌宣傳推介。

  路偉説,重慶當前正圍繞産業發展,深入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據介紹,重慶不斷推進七大農業産業鏈與工業、旅遊業、信息産業、商貿服務業等有效聯結,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

  同時,重點推動農産品加工轉型升級,支持龍頭企業建設穩定的原料生産基地,鼓勵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銷,完善跨區域的農産品冷鏈供應體系,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加強農産品品牌建設,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供應鏈,努力構建“農工商、産加銷”一體化發展格局。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