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科學去産能是尊重規律的體現

2016-08-02 15:17:5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據中國青年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建立法治化市場化去産能機制,推動産業升級。會議聽取了上半年鋼鐵、煤炭領域去産能情況彙報,認為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持地方主責、企業主體,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更有效推動去産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工作任務。去産能,被放在了第一位。但是,關於去産能的問題,是行政化去産能,還是在尊重市場、尊重法治的基礎上去産能,是擺在許多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而李克強總理分別在不同場合表達了鮮明的態度——用法治化市場化方式去産能,推動産業升級。

  去産能,是壯士斷腕的過程。如果政府行政化主導去産能工作,就可能很容易忽視經濟發展的自身規律,也很容易出現“一刀切”,更會容易出現大量企業集體關停倒閉現象,還會出現上世紀末的大規模“下崗潮”,不僅影響就業與國民收入,還有可能影響社會秩序的穩定。還會讓我國經濟出現硬著陸。因此,産能一定要去,但是要慢慢地去,要在尊重規律的前提下去。

  煤炭、鋼鐵兩大傳統重工業領域中,並非所有企業和産品,都出現了嚴重過剩現象。相反,有一些品質好、價格低的産品,本身工藝先進又能給企業帶來利潤、為社會帶來效益的企業,則不能被列入到去産能的行列。而只有那些影響環境,能耗巨大,安全不達標,生産成本較高的企業與産品,才應該被時代和社會淘汰。此外,去産能就意味著大量企業需要重組,大量職工需要轉崗,那麼,相同類型企業之間就需要加快兼併收購工作,企業也要做好人員安置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做的就是不給落後産能、嚴重過剩領域的企業完成審批,嚴格授信過程,還要做好監督問責等相關工作。

  去産能,必然會是一個很痛的過程。但是,尊重市場規律、尊重法律制度的去産能則會減緩痛感。尊重市場規律,是依靠當下産能不過剩的領域和企業,依靠新興經濟來吸收産能過剩領域的資源。而這也正是李克強總理多次表態“避免出現大規模下崗潮”的底氣所在。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經濟發展之間,就是這樣簡單明瞭的關係。當下,政府通過建立法治市場化去産能的工作機制,就是要在積極處理改革和發展兩者之間的關係,也是在積極處理好經濟發展“新常態”與保民生的關係,是責任政府有所擔當的體現。(作者:王傳濤)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