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以專項督查推動鋼鐵煤炭去産能

2016-08-24 15:08:3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據光明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對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開展專項督查,確保完成既定目標任務;聽取促進外貿增長政策落實情況彙報,推動進出口回穩向好;決定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推進扶貧攻堅;確定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結合當前鋼鐵和煤炭行業的現狀,根據之前做出的部署,今年煤炭去産能目標任務為2.8億噸,鋼鐵的目標任務是4500萬噸。然而,截至到今年7月底,煤炭去産能任務只完成38%,鋼鐵只完成47%。很顯然,如果以時間來衡量任務的推進情況的話,這與“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有著不小的差距,也意味著下半年的鋼鐵、煤炭去産能的任務會非常繁重而緊迫,當然也存在著無法完成的可能性。

  為了推動任務能夠順利完成,所以在這次國務院會議上確定,將在全國開展一次對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的專項督查,以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嚴格按照進度要求和時間節點順利完成。客觀上我們要看到,目前煤炭、鋼鐵去産能任務的完成情況差強人意,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去産能工作主要在3月份兩會後才在全國範圍推開,啟動時間比較晚;二是一些地方和企業在對待去産能的問題上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執行任務態度不堅決、畏難情緒重等問題。尤其是一些地方官員,存在觀望情緒,又不願意因為去産能而影響地方經濟的發展,所以導致工作遲遲無法順利推進。

  尤其是到了今年上半年,受國內外個中國因素的影響,不管是鋼鐵還是煤炭的價格,相較于年初都有了明顯的回升,這讓部分煤炭鋼鐵行業産生了某種錯覺,以為市場行情開始“回暖”,甚至是“逆轉”,於是也就有了在去産能問題上不作為的更加有力的藉口和理由,最終導致去産能進程受阻,任務推進緩慢。

  我們承認,去産能給企業、職工乃至社會帶來的影響是顯著而深遠的,尤其是涉及到人員安置方面的問題,一些人肯定要為此丟掉端了十幾年、幾十年的飯碗,進而産生不滿情緒,甚至是採取一些過激措施。而這正是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自己所無比擔憂的,才導致他們在具體的推進措施上畏手畏腳、能拖就拖。困難客觀存在,但去産能是大勢所趨,是黨和政府確定的硬性任務目標,不可能在短期內會出現改變,所以地方政府和企業應該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首先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從而改進工作方法、拿出工作智慧,穩健推進去産能工作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而啟動對全國去産能工作的專項督查工作,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對地方加強執法和達標檢查、建立公示制度,嚴防弄虛作假、死灰複燃,並落實獎懲制度,確保完成全年化解過剩産能的硬任務。為此,按照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明確,下一步將圍繞去産能抓緊抓實各項工作,其中第一項就是開展專項督查,進展緩慢、工作不力的地方,掛牌督辦,嚴肅問責,以倒逼地方政府和企業按照中央確定的目標,積極、穩妥、不打折扣地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確保任務目標的完成。(作者:苑廣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