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免除學雜費是推動教育扶貧的堅實一步
國際在線報道:據光明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推進扶貧攻堅。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要求,推進教育公平,會議決定,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包括非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的學雜費;對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學校標準給予補助,確保政策落到最貧困家庭的學子身上。
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對於許許多多的貧困學生來説,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教育是最根本的精準扶貧”,教育也是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的最有效方式。所謂“知識改變命運”,而一個文明的社會,理應創造條件“讓下一代有機會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不讓任何一名寒門子弟因貧輟學,是我們應該盡到的兜底性責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表明,不同層次受教育者提高勞動生産率的水準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學43%,人均受教育年限與人均GDP的相關係數為0.562。這一基本規律決定了“扶貧先扶智”,唯有讓貧困家庭的學生接受更為完整的現代教育,獲取更多的升學深造機會,才能從根本上強化其“改變自身命運”的能力,才能以點帶面撬動大範圍、深層次脫貧的新局面。
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們國家已經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扶貧體系。比如説“招生傾斜”,實施國家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再比如説,在義務教育階段對貧困家庭孩子實行“兩免一補”,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分賬核算、集中支付、封閉運行……在此基礎上,再次出臺規定,明確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可謂是對既有教育扶貧體系的又一次完善和升級。
以建檔立卡家庭為惠及對象,有針對性地免除學雜費,這一政策設計不僅本身極具善意,而且頗有可操作性。其不僅避免了重復篩選、二次甄別的麻煩,而且盡最大可能確保了“資源流向最需要的人”……如今我們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就在要體現在細節上的準確把握,要做到精準界定扶貧對象,精準組織扶貧過程。並且,在任何時候,都要堅信並利用好教育扶貧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除學雜費,無疑是教育扶貧、精準扶貧的堅實一步。然而,它所勾勒的脫貧路線圖,卻讓全社會充滿信心。教育,作為最基礎性、最根本性的扶貧工程,也必將在輪番出臺的公共利好政策中做得更好、走得更遠。(作者:蔣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