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以先進標準引領"中國製造"華麗轉身

2016-09-07 10:49:0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消息:據光明網消息:消費品品質一頭關乎産業,一頭牽著民生。國務院常務會議24日提出,以先進標準引領消費品品質提升,增加“中國製造”有效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求。26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圍繞消費品標準和品質提升規劃的相關情況,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回答了記者提問。

  2020年實現定性和定量兩類目標

  長期以來,品牌知名度不高、品質不佳一直是國産消費品的軟肋,甚至連中國産的馬桶蓋、圓珠筆、菜刀等日常必需品都顯得有些“技不如人”。

  “消費品供給結構不合理、品牌市場競爭力不強、消費環境有待改善、國內消費信心不足,是制約國內消費增長的四大掣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費外流。”田世宏指出。

  眼下,中國消費品市場正掀起一場“品質革命”——為推動“中國製造”向“精品製造”的華麗轉身,質檢總局近期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消費品標準和品質提升規劃,圍繞品質問題突出、消費需求旺盛和産業發展重點的一般消費品領域,著力推動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産品、家居裝飾裝修産品、服裝服飾産品、婦幼老年及殘疾人用品、化粧品和日用化學品、文教體育休閒用品、傳統文化産品、食品等重點領域標準和品質提升。

  規劃以5年為週期,提出到2020年實現定性和定量兩類目標:定性目標方面,消費品標準供給基本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重點領域消費品品質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準,企業品質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知名消費品品牌價值大幅提升;定量目標方面,實現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提升到95%以上、消費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以及消費品品質競爭力指數穩定在84以上。

  消費品供需錯配亟待破解

  “一些消費者跑到國外去購買國內能大量生産的消費品,反映了國內製造業供給和消費者需求的錯配,提高消費品國內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勢在必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趙劍波認為。

  “針對12個重點消費品領域,我們與770多項國際國外技術法規和標準逐一進行了比較,涉及3800多項技術指標。”田世宏表示,從這3800多項技術指標對比來看,我國消費品安全標準中有3000項左右技術指標與國際技術法規和標準要求都能保持一致性,佔比為79%;一部分消費品的安全指標比國外略高,比如在儲水式電熱水器的防電墻要求、電壓力鍋和豆漿機等液態加熱器的安全要求、紙質品的衛生要求等方面,我國甚至領先於國際標準;再比如以煙花爆竹為代表的傳統優勢領域,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國主導國際標準的制定。

  據統計,我國現有消費者國家標準和已備案的行業標準近6000項,家用電器、紡織服裝、傢具、玩具鞋類産品等行業的國際標準轉化率有80%以上,消費品國家品質抽查合格率“十二五”期間增加1.8個百分點。

  “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們仍需向國際標準看齊。以化學物質的限量安全要求為例,國外更多的是依靠技術法規重點建立跨領域或者全産業鏈的通用技術要求,而我們僅把重點放在具體産品的化學安全要求上,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田世宏表示。

  多措並舉激發企業提質內在動力

  市場上産品琳琅滿目,如何挑選優質産品,是一件令消費者非常頭疼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價格競爭成為當前市場的主旋律,質次價廉甚至以次充好大行其道,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格局,極大地挫傷了企業提升産品品質的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發揮企業的標準化和品質主體的作用,規劃也設計了一些具體的激勵性措施,激發企業提升標準和品質的內生動力。”田世宏表示,對於那些具備較強科技轉化能力的競爭優勢企業,要出臺一些扶持政策,幫助其快速發展,“這些企業能夠制定先進標準和實施先進標準,以標準創新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滿足市場消費需要的産品和服務”。

  此外,還要建立企業標準的領跑者制度。田世宏表示,一方面,要推動實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在落實企業品質主體責任的同時,提高企業標準化信息的透明程度;另一方面,鼓勵社會第三方機構對這些公開的標準進行評估,規範制定和發佈企業標準排行榜,滿足市場對消費品品質標準信息的知曉度,從而更好地引導消費者更多地選擇“質優價優”的産品。(記者:邱玥)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