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員工朋友圈已成鑒定爛公司的標準

2016-10-20 08:58:49|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王瑞芳

  醫院要求員工關注醫院的5個公眾號,加滿5000名微信好友,每天轉發公號內容併發布至少2條原創朋友圈,“每日發佈一條和醫院有關的朋友圈,內容包括醫院設備、醫院療法、病例、醫患關係、員工風采、醫院環境等。”這是邢臺市第四醫院關於員工朋友圈的規定,未按規定完成任務就要扣工資。

  個人微信只是個人的社交工具,個人朋友圈也只是個人的私人空間,過去説字如其人,現在應該説圈如其人。看一個人在朋友圈裏發些什麼東西,就能大概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如果一個人老是發各種標題含有“深度好文”、“轉瘋了”、“不轉不是中國人”之類的東西,你就知道這是一個沒有多少主見也沒有多少思想的人,糟糕的鑒別力和理解力讓他成為別人的工具。如果一個人老是曬各種自拍、各種美食、各種幸福,你大概也能猜到這個人比較虛榮、比較物化還比較愛炫耀。

  這是一個分享的時代。事實證明,人們對隱私的關注,遠遠不及他們對分享的熱衷。他們自己分分秒秒都在洩露隱私,卻又好像對竊取隱私的行為憤憤不平。但是無論如何,圈如其人,這種分享畢竟是主動的也是自願的,或許是他們覺得對朋友真的有用,或許是他們覺得那些點讚的朋友真的在乎自己剛剛吃了一頓什麼。但是,身為打工狗,如果他們的朋友圈裏充斥著自己單位的廣告,那很可能是被逼的,完不成轉發任務是要扣工資的。

  移動互聯時代,企業好像都很重視新媒體,都紛紛有了自己的公眾號,打的如意算盤是:每個員工都必須轉發企業公號內容,一個員工傳播到5000人,一百個員工就能傳播到50萬人。這得節省多少廣告費啊。這種計算當然是很粗糙的,一看就是企業廣告的東西還強制要求員工轉發,5000個微信好友,一大半估計會選擇“不看他的朋友圈”,看到具體信息的也許不足50個,真正點進去看的也許不足5個。

  噁心的廣告紙換了微信版本,傳播效果就是幾何級的,這種想法極其幼稚。當然,員工的微信朋友圈對企業形象確實是可以造成影響的。比如,員工經常在圈裏曬福利,在圈裏談工作時的只言片語真實感受,或者對企業前途的看法,那都是一種好的企業形象宣傳。但是,如果這種原創內容也是被強制的,時間長了,員工朋友圈裏的朋友們,不可能看不出來。

  最終,朋友們對這家企業只會留下一個印象:這家企業真操蛋,管天管地管空氣,連發個朋友圈都要被監管。費盡心機地監管員工朋友圈,最後換來的只是一個蓋棺論定的負面評價,這就是很多企業正在幹的事情。

  不僅是圈如其人,而且是圈如其公司——這是一場比爛的競賽。強制要求員工轉發,完不成任務就扣工資,不僅是在侵蝕員工的個人空間,更是在脫下企業形象的底褲。它不相信員工會發自心底去做一些事情,它也不害怕員工為此會對企業感到噁心,因為它不覺得自己需要的是人才,它只要聽話的工具。可以説,員工朋友圈,是當下鑒定爛企業最有效的標準之一。(斯傳)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