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治黨: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倫理自覺

2016-11-17 11:42:14|來源:光明日報|編輯:梁生文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從更高層次上和更廣範圍內提出了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要求,更加彰顯了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和有力舉措。從嚴治黨,嚴在何處?嚴在黨紀,嚴在國法,更嚴在黨德。從嚴治黨就是要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著力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度的政治倫理自覺。

  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倫理目標

  讓人民擺脫被壓迫和奴役的命運,為人民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共産黨人不懈追求的政治倫理目標。從毛澤東同志倡導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於”,再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人一切以人民為根本的執政宗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講話中明確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以人民為中心意味著,首先是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維護和促進人民的利益是中國共産黨人遵循的最高倫理原則。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黨員是最重要的政治身份,在任何條件下都要將維護人民利益作為行動的旨歸,一旦人民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就必須毫不猶豫地放棄、犧牲個人利益。

  其次,中國共産黨人要形成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意識。黨員要以積極的姿態參與社會事務、參與公共生活,自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中國共産黨章程》明確要求廣大黨員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特別是對於黨的幹部而言,在制定公共政策和行政程式過程中,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人民的福祉為出發點,而不能僅從部門利益出發,將個人或部門意願作為工作的主要依據。

  政治認同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來源。人民支不支持、答不答應是評價一切方針、政策政治正當性的基礎。只有將人民的意願廣泛表達在政治行動之中,我們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認同。這也是我們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法寶和源泉。

  突出廉潔規範: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倫理美德

  2015年10月12日通過的《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準則》,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緊扣廉潔這一政治倫理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優良傳統,強調從嚴治黨重在以德治黨。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廉潔問題已經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這一要求,全面表述了廉潔政治的深刻內涵,也是當代中國政治生態建設的根本要求。

  清正是黨員行政的人格保障。我國千百年來都秉承著“清正”的優秀政治文化傳統。我國儒家的人格理想中凸顯了“內聖外王”的道德邏輯,“修身、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道德資格。清正也是現代政治中行使公共權力必備的道德品質。黨員幹部都是公共權力的行使者,而人民是公共權力的所有者。我國憲法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因此,公共權力的行使只有一個目的:保護和促進人民根本利益。

  清廉是黨員行政的道德操守。清廉不僅是對政府部門和各級黨組織提出的倫理規範,更是所有行政主體都要恪守的道德操守。政府清廉意味著我們的制度設計、安排都要以人民利益最大化為導向,在行政權力運行中節約公共資源、降低行政成本,營造廉潔的行政風尚。只有自覺抵制經濟生活政治化和政治權力經濟化的傾向,嚴守私人與公共的界限,才能杜絕腐敗、保持清廉。

  清明是黨員行政的道德原則。深化政治民主、鞏固和強化人民主體地位、擴大政治參與是我國政治文明的發展方向。政治權力要有更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政治的運行要公開、透明、置於陽光下。這就要求廣大黨員要嚴以用權,在權力行使過程中為人民參與、監督提供暢通的渠道,防止一切形式的暗箱操作。

  強化黨內監督: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倫理約束

  任何權力都需要被監督與約束,絕對權力必將帶來絕對腐敗。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有著深刻的洞見,他高屋建瓴地指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

  強化黨內監督要全面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要義在於達成基於民主基礎的集中、實現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民主集中是保持黨的利益與人民利益融合統一的重要機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人民選舉産生,對人民負責。黨和國家關於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都依據人民的意志作出決定,以人民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為前提達成廣泛共識。同時,民主集中制深入考慮了共識的有效性。就政治生活而言,對於不同觀念的綜合既要關照各群體利益的多樣性,又要謀求普遍利益的達成。我們的民主協商只有在持有相近價值理念的政治語境中才有取得一致的可能。

  強化黨內監督要求黨員能以開闊的胸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在反思中保持政治權力運行的正確航向。習近平總書記對此論述道“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每個黨員、幹部的必修課”。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一方面有賴於建立完備的監察制度,另一方面則表明瞭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態度。站在政治理性的視角,任何權力主體的理性都是有限的,如果缺乏對個體理性的修正機制,則存在將個體理性的局限轉化為負面社會後果的危險。黨員幹部要主動接受批評、進行反思,時時敲響權力的警鐘。

  黨內監督既是共産黨人的政治權利,也是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有黨員都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相互之間形成了互愛互助的同志關係。黨員間的互愛互助不是利益的互利互惠,而是人格的共同完善。所以,黨員不能獨善其身,而應從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及時發現、指出、糾正其他同志暴露的問題,在互相監督與勉勵中培養堅強的黨性。

  黨紀嚴於國法: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倫理自律

  中國共産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在政治倫理上需要以高於普通社會成員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

  黨員要以黨紀作為自己的道德底線。黨紀嚴於國法並不意味著黨紀高於國法,只是因為兩者的對象存在差異,所以內容範疇有所區別。比較而言,黨紀設置了更高的道德門檻,一些在國法中被允許的行為受到黨紀的約束和限制。黨紀與國法的區分凸顯了黨員身份的特殊性。作為政黨的一員,堅持黨的政治理想、維護黨的政治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規矩是每一位黨員肩負的道德義務。唯有恪守黨紀底線,方可取信於民,為接受人民權力委託提供有力的合法性證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不僅要模範遵守國家法律,而且要按照黨規黨紀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黨員要在黨紀的指導下追求高位道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但要體現在政治領域,還要體現在文化和道德領域,成為道德的標杆。國法規定了普通社會成員的基本規範,屬於低位道德的範疇。黨紀則呈現出高位道德的價值取向。黨員作為先進文化的代表,應該以黨紀為價值坐標,追求崇高的道德生活,引導社會形成健康的道德環境。

  黨員要實現黨紀的內化。道德自律是從服從外界規制到道德自覺的過程。道德的最高境界在於“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如果黨員的道德服從僅限于外界強制,一旦外力減弱,或者慾望膨脹,就可能突破黨紀底線,滑入貪腐和墮落的深淵。堅守黨紀紅線,就必須將個人理想和追求與黨的理想、追求高度統一,將黨紀內化為自身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從而走向道德的自由王國。

  健全問責機制: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倫理擔當

  如何實現權力與責任的平衡是維持健康政治秩序、保證政治決策科學性的重大課題。中國共産黨人直面這一課題,充分展現了政治倫理擔當。健全問責機制長期以來都是我黨建設的主要工作,今年7月由黨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産黨問責條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系統闡明瞭黨員問責的理論依據、工作原則、實施程式和內容範圍。

  一是健全問責機制反映了共産黨人的責任意識。健全問責機制的主旨在於落實主體責任、通過問責促使黨員幹部認清權責邊界,劃定主體權限,一方面防止權力濫用、越界行權,另一方面懲戒為官不為、失職瀆職。健全問責機制有助於黨員幹部在履行崗位職責時綜合考慮相關因素,主動防範、規避潛在的危險和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

  二是健全責任機制顯示了共産黨人的法治精神。健全責任機制的實質在於將權力與責任納入制度的範疇,讓對任何權力運作結果的追責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問責機制的完善內含對主體行政程式的制約,對黨員遵守政治規矩、恪守程式正義發揮著至關重要的鞭策作用。激勵黨員形成規則意識、程式意識也是法治精神的應有之義。

  三是健全問責機製表達了共産黨人的政治勇氣。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問責的壓力,中國共産黨人不能選擇回避和退縮,更不能在問責的壓力面前喪失勇氣。恰恰相反,共産黨人應該堅持社會主義政治理念,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鼓起勇氣追尋政治美德,實現“善”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使黨的領導幹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健全問責機制的目的不是讓黨員墨守成規,而是敦促我們憑藉公共理性和政治智慧致力於增進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