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沒戲了,中國有戲嗎?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宣佈,其上任後的第一天就要執行將美國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中撤出的命令。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美國退出TPP對中國是絕好消息,中國將取代美國引領全球化。對中國來説,事實果真像他們分析的那樣樂觀嗎?
儘管奧巴馬和美國的大資本財團拼力營救,日本、新加坡大造輿論,仍沒能拯救TPP的命運。這確實是中國、美國的工薪階層以及亞太地區國家的好消息。TPP建立在美國跨國公司掌控的延伸機構之上。相反,中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提議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各國家政策的融合,將溝通障礙降至最低水準。
然而,即便特朗普對TPP投了反對票,他的貿易政策依然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在總統競選過程中,他指責中國是貨幣操縱國,建議實施保護性關稅等,目前仍不清楚他究竟會如何實施這些政策,希望他會放棄。
特朗普曾宣佈將與各國家簽署雙邊協議以取代多邊協議,如果他堅持以這種策略維護國家利益,未來這些雙邊協議或許會顯現類似TPP的特徵。
目前,美國社會內部存在深深的疑慮,沒有一股主流力量支持中國在全球化中扮演領導角色,因此RCEP不會受美國待見。特朗普可能會阻撓RCEP取得的任何重大進展,日本和新加坡也會頻頻跳出來擺一道。
然而美國的信譽已因TPP的失敗而大打折扣。亞太地區的多數國家青睞自由貿易,對全球化舉雙手贊成,這與他們的國家利益息息相關。TPP流産後,他們支持中國的RCEP提議也在情理之中,阻撓RCEP的勢力會大大減弱。有幾個國家,比如澳大利亞,已經明確表達這一態度。
歐盟(特別是德國)和英國支持全球化,並認為這一切應由美國引領,中國引領全球化的提法讓他們頗感新鮮。不過,既然不論美國的態度如何,歐洲都決心推進全球化,他們會謹慎對待中國的提議。
那麼,中國自身做好引領全球化的準備了嗎?
“引領”這個詞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引領”意味著領先的思想。中國有必要具備引領意識,也已做好準備。習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會以及APEC會議上的講話,為全球化的未來提出了明確框架。中國的學術和政策層還就相關問題做了大量細緻詳盡的討論。可以説,中國是當前自由貿易和全球化旗幟鮮明的代言人,對全球經濟發展關鍵問題的思考世界領先。
另一方面,“引領”也意味著搭建一套框架,從組織層面引導全球化。當美國1945年創建當代世界秩序時,它的GDP總量佔世界總和的30%-50%,是世界上最多産的經濟體,美元是被各國廣泛認可的貨幣;美國的決策對包括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內的兩大全球經濟中心起決定性作用。
依據當前的匯率,中國的GDP約佔世界的15%,人民幣也並未完全成長為國際認可貨幣,生産率只有美國的1/4,仍需要數十年的發展才能與美國的綜合實力相接近。
中國還不能像美國一樣直接從組織層面引領世界。中國可以帶領RCEP在亞太地區倡導全球化,但遠未強大到帶動歐盟推進全球化的地步。由於中歐關係與美歐關係不可同日而語,在太平洋地區容易實現的目標,未必能在大西洋地區一帆風順。
而在亞洲,中國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與其他國家建立全球化組織,以促進亞洲地區的發展。所以RCEP是相當關鍵的一步,只有成功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才有可能與歐洲建立同美歐相似的強健關係。
所以,從思想的角度,中國能夠扮演引領角色,但從組織的角度,“引領”還不太現實,中國需要與其他國家合作,促成此類架構的誕生。
這也意味著,中國必須清晰地表明對全球秩序發展的看法。中國將發展優先權賦予RCEP是完全正確的做法,這有助於在亞洲搭建框架。中國需要繼續擴大G20的作用,爭取IMF和世界銀行改變經濟監管規則, 也即中國必須與其他國家合作,創建監管機構,為經濟全球化提供組織框架。(羅思義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