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開業專家談】借鑒全球成功經驗:亞投行為發展中國家代言

2016-01-18 16:09:5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雪

圖片默認標題

  籌備兩年多的亞洲基礎設施銀行于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正式開業運行。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籌備完成並開始運行,體現了亞投行倡議的國際吸引力,也是中國外交的一次重大勝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業儀式上呼籲各成員國攜手努力,將亞投行建設成為專業、高效、廉潔的21世紀新型多邊開發銀行,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為促進亞洲和世界發展繁榮作出新貢獻,為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增添新力量。

  隨著亞投行開始運行,如何建立各方都能接受的高標準發展融資規則成為亞投行的第一大考驗。金立群行長強調,“亞投行要按照國際最佳準則來運行,但對國際最佳準則的看法是不同的。如果你這個所謂的國際最佳準則,不吸收最近30多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經驗,不接受中國的發展經驗,就稱不上真正的國際最佳準則。”亞投行必須通過起初階段的項目運行,向世界展示亞投行開放、透明、高標準的操作運營準則,從而樹立國際聲譽。

  第一,在內部治理結構方面,亞投行吸取已有多邊機構的經驗教訓,做到職責分明、精煉高效。在公司內部治理領域,一方面,亞投行沿襲已有國際機構委託-代理的治理框架,設立理事會、董事會、管理層三層架構;另一方面,也吸取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行常駐執行董事會等國際機構的教訓——不必要的業務干預和官僚臃腫嚴重制約了機構的運營效率。因此,亞投行董事會和管理層職責分明:董事會批准所有重大決策,管理層在董事會批准的政策下,負責銀行的日常運營。同時,為了有效防止亞投行內部出現腐敗問題,亞投行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內審機構,直接對董事會負責。

  第二,在業務運行標準方面,亞投行結合現有多邊機構實踐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實際需求,建立符合成員國需求的理念和標準。亞投行將會借鑒世行等開發機構的安保政策經驗,在項目運營過程中,避免或最小化項目對環境和社會的負面影響。在借貸管理的國際規則方面,包括債務初始形成規則、債務管理規則和債務不可持續時的債務減免和債務重組規則,亞投行應該積極吸收這些有益經驗,提高自身業務管理水準。同時,還要借鑒發展中國家的自身經驗,並考慮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建立在嚴格風險評估之上,亞投行的借貸政策將會堅持南南合作中不附加政治條件和不干涉內政原則,不對借款國的國內發展模式進行干預。中國官方發展融資機構在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也將會被亞投行吸收。

  第三,在業務運營方式方面,亞投行積極向私營機構學習,形成靈活高效的業務運行模式。與已有的多邊開發機構堅持僵化的規則框架和運行模式不同,亞投行將會採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業務運行方式。主權信用擔保貸款將是亞投行的主要業務,主要做中長期貸款,最長可以到35年,屬於準商業貸款,利率處於雙邊援助和商業貸款之間。亞投行除了學習私營機構的管理經驗,在項目評估過程中,亞投行也堅持商業化原則運行,投資項目的回報性和風險暴露情況是重要的考量。同時,亞投行還積極運用股權投資和擔保業務的方式,加強同私人部門的合作。

  第四,在與國際機構關係方面,亞投行將會加強與已有多邊開發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動亞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發展融資規則的完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於資金量需求較大,需要世行、亞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機構共同合作才能提供足夠的融資支持。亞投行可以嘗試與已有開發機構提供銀團貸款、共同建立項目庫、共同擔保和聯合融資方面加強合作——通過項目合作,亞投行不僅可以分項目融資風險和成本,還能夠交流項目評估和業務操作標準。未來的國際發展融資標準,應該是已有多邊開發機構和新興開發機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協調的結果,亞投行專注于發展中國家和亞洲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會為國際發展融資改革貢獻新的力量。

  最後,在機構獨立性方面,亞投行堅持按照協商一致的《章程》原則,以開放透明的形式運行。雖然亞投行是在中國倡議下建立的,並且中國是目前的大股東,但是亞投行是一個各國授權之下的多邊國際機構。亞投行的生命力取決於其在獨立性和效率方面的聲譽。既有的多邊機構就是因為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控制,使得發展中國家的參與不足。亞投行著眼于長遠的國際金融治理改革和國際發展事業。中國將按照《章程》授予的權利,積極發揮大股東和主辦國的貢獻和影響力,在項目選擇、人員招錄等運營層面堅持透明開放原則以確保亞投行的獨立性和良好國際聲譽。(劉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