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與時間賽跑 美國大學檔案館收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

2016-12-14 08:43:0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黃蓉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何雨陽):12月13日是2014年以來的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3日上午10時,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南京全城鳴笛致哀。從1937年至今,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79年,然而,日本政府至今都沒有對當年犯下的戰爭罪行進行正式的道歉。但是,歷史不容抹滅,今天,不僅中國人在悼念這些遇難者,全世界有良知的人們都在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銘記這段記憶。南京大屠殺不僅是中國之殤,也是世界之殤。

  美國大學檔案館收錄大屠殺倖存者證言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大屠殺視聽歷史和教育研究所檔案館在其官網上表示,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大屠殺證言檔案館,從2012年開始,該館通過採訪倖存者、“口述歷史”的方式蒐集南京大屠殺的資料,從倖存者個人的角度去還原這段歷史,並專門建立了南京大屠殺史料館。

  

  據悉,檔案館所屬的基金會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1994年創建,以記錄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證言,後來這個基金會將範圍擴展到柬埔寨和盧旺達等國近幾十年發生的種族滅絕事件。

  該檔案館的宣傳經理喬希•格羅斯伯格(Josh Grossberg)先生回復記者的採訪郵件表示,大概從2011年開始,檔案館就開始尋找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在這之前,檔案館的執行官斯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就一直想採訪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一直在尋找機會。直到2012年,斯蒂芬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並且跟館長進行了交流,才將要對仍然健在的倖存者進行採訪的目標確定下來,準備以個人傳記的形式為南京大屠殺保留“口述歷史”的珍貴音像資料,並於2012年年底完成了對第一位倖存者的採訪。

  喬希説,在尋找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方面,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他們提供了不少幫助。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過去的20年裏收集了近4000份文件資料,還有一小部分在上世紀90年代拍攝的音像資料。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大屠殺視聽歷史和教育研究所檔案館的採訪旨在記錄個人傳記式的完整的個人歷史,包括倖存者在南京大屠殺之前和之後的社交生活和文化生活,是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目前已有收藏的重要補充。

  檔案館的所有採訪資料也會複製一份給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收藏。

  採訪倖存者是在“與時間賽跑”

  基金會研究與文獻資料主管卡倫•容布盧特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或許是我們最後一次能夠直接採訪這些倖存者了。我們最起碼能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還想了解他們。”

  據檔案館官網的介紹,目前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有200人,平均年齡85歲,檔案館採訪過的年紀最大的倖存者有94歲。不過據新華社等媒體的最新報道,自93歲的謝秀英老人於今年12月初離世後,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已減至107人。

  喬希告訴記者,檔案館目前已經採訪了50多位倖存者,均用中文錄製。部分採訪資料已經放到檔案館官網對外公開。檔案館的目標是至少採訪100位倖存者、學者以及相關專家。但很多倖存者都已經高齡,或者健康狀況堪憂,“這是一件與時間賽跑的事情”。

在檔案館官網公佈的資料中,社長找到了一個叫陳德壽(音譯)的老人講述的片段。他説:“12月14日的晚上,就在承恩寺門口,處決了三個。我父親是被太陽穴戳了一刀,喉嚨管戳了一刀,戳兩刀戳死的。另外兩個死得更慘。一個肚子都被剖開了,肚腸子都出來了。”

  那麼,檔案館是否會採訪已故倖存者的子孫,以回憶的形式間接“口述歷史”呢?喬希表示,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計劃,但是未來會予以考慮。

  採訪當年侵華老兵也在計劃中

  眾所週知,舊日軍在亞洲國家犯下的戰爭罪行不只南京大屠殺,還有強徵慰安婦等問題。喬希告訴記者,在他們接觸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之後,檔案館也詳盡地討論過慰安婦倖存者的採訪問題。目前正處在調查階段。

  

  日軍在亞洲國家犯下的戰爭罪行不只南京大屠殺,還有強徵慰安婦等問題

  而作為南京大屠殺的施暴者,當年犯下這些戰爭暴行的日本兵也有部分依然健在,當記者問及檔案館是否有計劃採訪這些日本兵時,喬希表示,檔案館有這個計劃,目前已經做了一些這方面的工作,但是沒有提及更多具體細節。

  近年來,日本右翼分子頻繁修改教科書,有意淡化南京大屠殺、強徵慰安婦等戰爭罪行。當記者問及喬希,檔案館如此公開採訪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並將資料公之於眾是否擔心招致日本國內的反對時,喬希明確表示,“銘記過去,是為了創造更好的未來。我們鼓勵施暴者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加拿大:議員提議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事實上,想留存“南京記憶”的,不只是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12月8日二讀通過議案,意在將每年的12月13日定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議案發起人、華裔省議員黃素梅介紹稱,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是要讓省民有更多機會去了解這段歷史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要讓下一代年輕人了解和熟悉這段史實。

  報道稱,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有三個黨派:自由黨、保守黨、新民主黨。在黃素梅説明這個議案後,不少議員起立發言,發言者來自不同政黨、不同領域,但都對這一議案表示支持,審議過程持續近一小時。

  

  12月8日,多倫多二戰史實維護會在省議會舉行南京大屠殺紀念展

  在此議案二讀通過後,該議案將進入三讀前的準備階段,也就是最終通過階段。該議案目前也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如果最終獲得通過,加拿大安大略省將成為北美、歐洲等西方國家中首個由官方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地方。

  在審議該議案的同時,多倫多二戰史實維護會在省議會舉行南京大屠殺紀念展,許多二次大戰親身經歷者以及受害者遺屬和社會各界人士都參觀了展覽。

  麻省理工學院:為南京大屠殺破例出版小説

  據世界新聞網報道,著名物理學家、麻省理學院數學系教授鄭洪花十年時間完成的英文著作《南京不哭》(Nanjing Never Cries)已經成為MIT Press破例出版的第一本小説。

  《南京不哭》是一部以中國抗戰、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英文小説。2014年,當鄭洪的朋友把小説初稿拿至麻生理工學院出版社(MIT Press)時,當時的主任埃倫•法蘭(Ellen Faran)立即回應:“我們是不出版小説的”。但她説也許能在出差時在飛機上“翻翻”,然後給作者一些建議,“告訴鄭教授,不要等我的回音”。

  誰知兩個月後,鄭洪收到回音,法蘭不但一字一句讀完了小説,還仔細再讀一遍,決定破例要出版這部作品。而且為了有別於只出版理工科技學術專著的MIT Press,決定以前校長命名,成立子公司基利安出版社(Killian Press)來出版《南京不哭》。

  

  《南京不哭》英文版封面

  鄭洪説,“我們有權對世界發聲,把中國人過去身受的苦難説個清楚,提升世界對列強蹂躪中國的認知,喚醒裝睡者的良知。”

  今年12月初,《南京不哭》的中文譯文版也在中國發行。繼張純如之後,這是又一位國際知名學者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痛訴國殤。

  

  《南京不哭》中文版封面

  1997年,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出版英文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一個月內就打入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並被評為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書籍。

  

  《南京大屠殺》英文版封面

  另外,從今年10月22日開始,到12月15日,《共同見證:1937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法國諾曼底岡城和平紀念館開展,通過當年身處南京的歐美人士的日記、書信、文件、照片以及影像,以原文呈現第三方檔案的方式,展示西方人士共同見證的南京大屠殺歷史。

  

  《共同見證:1937南京大屠殺》展覽一角

  2014年12月,中國首次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不僅紀念那次大屠殺的遇難者,也紀念所有在日本侵華期間罹難的人。

  2015年11月,中國成功地將南京大屠殺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