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難題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2016-12-17 10:54:3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與前幾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同,12月16日閉幕的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了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這一方面説明瞭實體經濟在我國經濟運行中遇到了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也預示著2017年以至未來一段時期內,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將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運行中最基礎的經濟形式,不僅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百姓生活的物質基礎。它體現在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根基所在。

  應該説,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體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作為實體經濟主要構成的製造業,1990年我國製造業居世界第九,到2015年已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既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成為支撐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實體經濟快速發展、總體規模大幅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近幾年,相對於金融、房地産等産業的過度發展而言,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下滑,投資願意縮減,其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壓力。

  最明顯的,當屬資金的脫實入虛。資金是經濟活動的潤滑劑,它的最大特點是趨利性。近幾年,我國資本市場和房地産市場快速發展,這固然有合理的一面,因應了實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需要,另一方面卻充斥著大量的投機行為,而且這些投機行為因資本市場和房地産市場的畸形發展而收益頗豐。這就又導致了更多的資金流入以金融和房地産業為代表的虛擬經濟中,造成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不對稱發展。儘管實體經濟是基礎,虛擬經濟是依託于實體經濟,但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且獲利快、獲利高,誘使實體經濟中的不少企業經營者轉身投入到虛擬經濟中。因此,我們看到,大量資金游離于實體經濟之外,資金體外循環,而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又居高不下,過度發展的虛擬經濟實際上對實體經濟産生了明顯的投資擠出效應。

  當然,我國實體經濟大而不強,內生發展動力不足,也制約了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雖然我們已在部分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高鐵、航天等領域甚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但總體上,實體經濟中的大部分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還存在較大的技術差距。許多企業更多地還是依靠勞動力、資金等的粗放式投入,技術創新投入不足,而且在企業管理、經營模式等方面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致使一些企業仍然停留在世界工廠階段。當經濟下行壓力明顯時,這些企業往往就會陷入經營困難,從而拖累了整個實體經濟的發展。

  針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挑戰,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並用“四要”破解當前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難題。一是要堅持以提高品質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品質産品和服務供給;二是要樹立品質第一的強烈意識,開展品質提升行動,提高品質標準,加強全面品質管理;三是要建設法治化的市場營商環境,加強引進外資工作,更好發揮外資企業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四是要更加重視優化産業組織,提高大企業素質,在市場準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創造條件,使中小微企業更好參與市場公平競爭。

  可見,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中,將增強實體經濟的企業內生發展動力放在了核心位置。以“工匠精神”為引領,以“百年老店”為願景,通過企業創新驅動和提高産品品質,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既加快發展新興産業,又推動傳統産業提質增效。除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2017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也會直接或間接地促進實體經濟的振興。可以預期,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振興實體經濟的高度重視以及相關的政策要求,將使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並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張德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研究員)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