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2016-12-20 14:24:55|來源:南方日報|編輯:王瑞芳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貫徹落實中央經濟會議精神,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面對諸多結構性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我國經濟“三期疊加”的重大判斷,繼而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要把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經濟工作的大邏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根源在於重大結構性失衡。在有效供給不能適應需求總量和結構變化的情況下,就必須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銳意改革、大膽創新,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升全要素生産率,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分析國內經濟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給出的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也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

  “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深刻解答了有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場變化,理解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品質,就是要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著力提升整個供給體系品質,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打破壟斷,健全要素市場,使價格機制真正引導資源配置;要加強激勵、鼓勵創新,增強微觀主體內生動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勞動生産率,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提高潛在增長率。

  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鋪開,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全年4500萬噸鋼鐵去産能任務、2.5億噸煤炭去産能任務提前完成;到11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9個月減少;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等措施陸續出臺,企業成本逐步下降;脫貧攻堅、民生投資提速加力補短板。同時,在改革推動下,部分行業供求關係、政府和企業理念行為發生積極變化,促進了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的提升。這充分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重大決策,經受了實踐檢驗,符合中國實際、富有戰略遠見。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工作進展上還很不平衡,在思想認識上還存在一些模糊的、膚淺的、片面的認識。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緊緊扭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不動搖。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明年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去産能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去庫存要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庫存過多問題;去杠桿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降成本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補短板要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二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現農業向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轉變。三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堅持以提高品質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品質産品和服務供給。四要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同時,還要繼續紮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入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繼續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三大戰略。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乎全局、關係長遠。廣東各地區各部門必須深刻領會、紮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戰略思想,奮力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攻堅戰,為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南方日報評論員)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