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談】法國記者:中國將加大對外國資本的開放力度
2016年尾,中國政府釋放出新的積極信號,將進一步加大對外國資本的開放力度。在經濟方面,兩項政策尤為引人注目,其中之一是中國國家發改委提出的“放大放寬外商投資準入”的政策。具體來講,本月初,中國國家發改委將2015年版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進行了修訂,將其中的93條限制性政策減少到62條。
當然,這一政策的調整是理性的,此次放開的31條政策只是對相關領域在一定程度上的“進一步開放”。不過,無論如何,從整體上來看,外商確實比以前更容易涉足這些領域了。這些領域涉及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電池、摩托車、軌道交通設備、燃料乙醇的生産製造,還包括農産品加工業以及大型主題公園的建設,等等。
一次平衡穩重的改革
通過此次改革,中國希望告訴世界,她已讀懂了世界經濟的渴求,並將加大對外國資本的開放力度,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力量。與此同時,中國將維護自己在相關領域的利益,對剩下的六十多個戰略性領域或相對敏感的領域,仍保留原有的限制。
其實這次改革的精髓在於找到了一個平衡點,既加大對外國資本的開放力度,又維護國內經濟的發展優勢。
對於中國經濟來説,此次改革很有可能對貨幣方面産生積極的影響。大量外國資本以外幣的形式流入,將有利於穩定人民幣的價值,或者説至少能抑制其貶值。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穩定的金融系統能夠保障中國經濟在世界舞臺上實現健康、強勁的發展。
“深港通”推動證券市場國際化
在證券交易方面,中國也加大了“開放”的步伐,與發改委放開外資準入限制的舉措並進。
深圳與香港股票交易市場的互聯互通,將使大量外國資本進入中國。“深港通”開閘後, 外國投資者可以直接購買深交所(深圳證券交易所)88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説,“深港通”為外資投資中國市場打開了一個給力的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多為私營企業,多涉及科技領域,這與上交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有所不同,上交所的上市企業主要是傳統經濟領域的國營企業。深交所上市企業的分佈領域十分均衡,並多為有活力的新興行業,其中高科技創新型企業佔到22%,而在上交所,此類型企業只佔4%。(作者:格雷高利·海勒,法國著名政經類記者 翻譯:李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