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難民戴規矩套子映射出歐洲的茫然

2016-01-28 07:26:12|來源:京華時報|編輯:王瑞芳

  連日來,身處難民危機的歐洲不斷傳出各種“插曲”。丹麥批准沒收難民攜帶的超額現金和貴重物品;比利時某地打算禁止男性難民使用游泳池;英國某收容中心規定難民必須佩戴彩色手環才能領取免費餐食。

  歐洲多地正在出臺地方政策,給難民貼標簽、劃地界、立規矩,惹出不少爭議和閒話。某人權組織27日發文,用非常難聽的詞句評價一些歐洲國家“偷姦耍滑地用政策伎倆踐踏難民人權”,並點名批評承諾接收難民的美國故意拖延審批程式至今未有作為。

  但是,從危機的另一邊看,仿佛又能夠理解一些歐洲國家的難處。德國科隆的集體性侵、比利時泳池裏的“鹹豬手”、瑞典難民收容中心血案……這些觸及社會文明、道德、法律底線的劇情,順理成章地推演出歐洲出臺各種怪異措施的動機。

  向來自認為站在道德高地、表率世界的歐洲,這一次,被源源不斷的難民推上了道德審判席。如今,一些國家已經陷入“擋擋不住、趕趕不走、養養不起、管管不了”的茫然之中,既然在歐盟框架內無法彌合分歧、無法達成解決難民危機的統一方案,各地只好自立規矩,應對眼前的社會矛盾,應付來自民眾的壓力。

  很顯然,所有這些規矩套子,只能應付一時,治標難治本。所謂的“本”,深入歐洲一體化的肌理,難以靠地方政策來調和治愈。

  最核心的問題是,歐洲一體化的承諾,無法使歐洲各國放棄自身利益而同舟共濟渡過難關。以歐盟難民管理體系為例,這套體系在操作中由各國不同的難民政策拼湊而成,而各國提供的難民補助千差萬別、難民的接收比例更是有幾十倍的差異,加上申根區的自由流動便利,使得難民潮正在向“誰更有擔當、誰就擔當更多”的方向演變。拿接收了100多萬難民的德國來説,曾經誓言要對難民敞開懷抱的默克爾,如今不得不掂量德國社會對難民的負面情緒是否會造成社會分裂以及執政聯盟的政治失分。

  各國不同的價值觀、包容度、移民傳統、經濟實力、管理經驗以及政治考量,共同決定了在這場並非利益分配的戰役中,搞不了攤派、分不了配額,歐洲一體化只是一張標簽而已。各有所想的自利心態註定了這場難民危機無法在現有框架內解決。

  回顧過去十五年,如果沒有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戰爭,如果沒有西亞北非政治劇變,如果沒有西方在這些變局中的執意插手、干預和謀劃,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難民潮。可惜,西方向來不承認這一點。直至今日,歐洲仍然把這場危機稱作“移民危機”。畢竟,擺不平移民問題,最多算政策失誤,而搞不定難民問題,就得被扣上有關人道主義的帽子。歐洲還是很注重自由、平等、博愛的名聲的。(淩朔)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