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機動車出行新政引熱議 市民:不能只靠單雙號限行

2016-01-29 16:24:01|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趙妍

  原標題:北京機動車出行新政引發熱議 以限保質是否可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蘭旻):在近日舉行的北京市“兩會”上,如何緩解交通擁堵、減少機動車排放給空氣帶來的污染危害再次成為與會者關注的話題。而近段時間以來,有關北京市將在採暖季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研究擁堵費徵收試點的消息更是引發了公眾的熱議。機動車限行是否真的有利於空氣品質的提升,政府管理部門又該採取哪些科學有效的措施疏解城市交通。

  去年底,北京市遭遇兩次嚴重霧霾污染天氣,相關部門啟動紅色預警,其中一項措施是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據環保部門介紹,在預警期間採取的各項措施中,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對減排的貢獻是最大的。近段時期以來,有消息稱北京市有可能會在採暖季將單雙號限行常態化,由於北京市法定供暖期是從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這就意味著北京的車主每年有1/3的時間要執行單雙號限行,為此也引發了市民的熱議:

  “霧霾應該不只是尾氣排放,應該還有其他因素。北京的交通確實有問題,但如果只靠單雙號限行去改善,我覺得這不是一個根本的辦法。”

  “如果實行單雙號其實我挺支持的,但總覺得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聽説這個消息後,我身邊朋友都想要準備再搖一個號買車。”

  “我還是支持這個想法的,至少可以還北京一個藍天,但出行上確實有一些不便,不過年輕人擠擠地鐵也無妨。”

  對於這一熱點話題,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給予了回應,“現在就是在研究,要做大量的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我們現在也請了一些環保方面的專家和氣象方面的專家,共同反復論證。總體來説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情況。”

  記者從環保部門獲悉,目前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61萬輛,年排放污染物70萬噸。據測算,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分別佔到該類污染物全市排放總量的86%、56%和32%,在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這些污染物對PM2.5濃度貢獻很大。北京市環保局總工程師于建華説,兩次紅色預警採取單雙號限行經驗顯示,降低機動車使用平率,既能治堵也能治污,相比高速運行,機動車低速行駛排放量更大,“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包括通過(治理)擁堵來實現這種方式,對於治污減少排放是一定的,在重污染應急的狀態下可能採取一些相對強制的措施還是有必要的。”

  儘管限行措施對緩解空氣污染的確有效,但常態化的限行會給城市管理多方面帶來連鎖反應,因此近日也有媒體表示,在出臺政策前要先做好“不可行性研究”,避免重大決策失誤。

  近期與採暖季單雙號限行同樣引發熱議的還有北京是否會收取擁堵費。北京市交通委2016年治理交通擁堵行動計劃指出,今年將在緩解道路交通擁堵方面出臺一些新的措施,同時將研究徵收擁堵費試點。數據顯示,北京市小汽車出行比例目前已超過30%,日均行駛里程45公里,使用強度過大;北京機動車分佈呈現中心城區高、週邊低的特點,停車不到位問題嚴重;此外,公交運行效率較低,潮汐交通現象嚴重。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北京的交通擁堵已是一個惡性循環,“現在實際上是一個惡性循環,道路越堵,開得越慢,越慢怠速越多,怠速越多排放量越大,在有就是經濟損失,算下來按人均(損失)4000至少(一年損失)是400億,如果算多的話是580億。”

  對於北京是否會收取擁堵費,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容軍表示,這項工作目前處於立法溝通階段,尚無明確出臺時間表,“一個是在和市法制部門和市人大在積極溝通立法的工作,第二個方面我們在就具體的收費方式、技術路徑和所有收費區域都在做充分的研究,但是目前並沒有最終的定論,對這個政策的出臺也沒有時間表。”

  收取擁堵費是一些國際大城市採取的市場化手段,用來緩解特定區域的擁堵,但北京是否也適合這一政策,仍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論證。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毛保華表示,目前收取擁堵費尚存在較多技術性困難,相對而言,嚴格執行差別化停車收費這一針對北京擁堵特點的措施可能更加有利於緩解核心區擁堵,“實施差別化收費的政策是一個很好的政策,為什麼現在執行的不太好,是因為在執行過程中沒有到位,很多車輛沒有按照停車標準收費,如果按照標準收費,我們實際上可以比較有效地管控中心城區,(包括)目前比較擁堵地區的交通車輛數量的規模,使它降到一定水準。”

  據了解,2016年北京還將在道路基礎建設、治理亂停車、CBD等核心區域推行早晚高峰彈性上下班多方面實施46項治堵措施,同時在努力提升綠色出行比例上下工夫。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