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軍改“大手筆”:看中國戰力如何提升?

2016-03-01 16:31:06|來源:中新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兩會前瞻)軍改“大手筆”:看中國戰力如何提升?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李純)幾天之後召開的中國兩會期間,一些軍隊代表委員們的臂章相比去年參會時將有所變化,“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北部戰區”等新機構名稱出現意味著他們身份的轉變。

  2015年,中國新一輪軍事改革拉開大幕。這場被外界稱為“史上最牛軍改”帶來的絕不只是戎裝上臂章的替換。透析這場改革,今年中國兩會將提供一個重要“窗口”。

  本輪軍改,祭出一系列強軍“大手筆”。今年中國兩會上,圍繞“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如何通過改革使中國軍隊擁有更強實力將成為熱點話題。

  ——體制“重塑”

  此輪軍改將中央軍委機關由原來的“四總部”,調整組建為十五個職能部門,普遍認為,此舉有利於形成高度集中統一的軍事決策領導機構。

  “頂層設計進入良性運行,調整改組的目的才能得以實現。”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對於重塑後的體制如何高效運行以提升戰力的相關問題,將成軍方代表委員們的關注熱點。

  【兩會前瞻】軍改“大手筆”:看中國戰力如何提升?

  資料圖: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五軍“出山”

  2015年底,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正式成立。此舉被認為是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北京有觀察者指出,“五軍”出山之後,未來各軍種怎樣完成現代化轉型,將事關中國軍隊戰鬥力全面躍升。

  ——戰區“重置”

  軍改中,中國調整劃設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作為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有外媒指,此項改革讓“中國龍更加清醒,反應更快”。新戰區如何儘快從大軍區運行模式轉變過來,也將是會場熱點。

  ——紀委“升格”

  這輪改革在構建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方面有一系列重大部署,決定組建新的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調整組建軍委審計署。

  公方彬認為,軍隊的“純潔性”是其戰鬥力來源之一。如今,新的監督體制已開始運轉,接下來要看如何持續推進。

【兩會前瞻】軍改“大手筆”:看中國戰力如何提升?

  資料圖:陸軍第一集團軍戰役機關戰備拉動演練在浙北某山區舉行,上到將軍,下到士兵,在泥濘道路上快速行進。 中新社發 王佳寅 攝

  ——裁軍“修身”

  裁軍30萬是軍改重大舉措。據軍方透露,此次裁減軍隊員額,重點是壓減老舊裝備部隊,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調整優化軍隊結構。2017年底基本完成。

  這輪裁軍有利於進一步優化規模結構,使軍隊更加精幹高效。裁軍的具體細節,料將引起軍隊與會者熱議。

  ——創新“引領”

  “充分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培育戰鬥力新的增長點”,是中國決策層一項軍改重要部署。

  創新沒有“休止符”。回望當年中國在基礎薄弱的條件下研製出“兩彈一星”,軍方代表委員們更能體會創新之於強軍位置何等重要。

  ——軍民“融合”

  古語説:“兵不強不可以摧敵,國不富不可以養兵。”如今,軍民融合在中國政治話語體系中已被提至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公方彬認為,軍民融合發展中,中國應借鑒有益的經驗,並走出自己的路。這項複雜系統工程如何推進,或被軍隊代表委員們重點關注。

  通過這些大刀闊斧的改革,中國冀望建設一支“同中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強大軍隊。有關中國新軍事變革的話題,不僅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將持續受到海內外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