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傑代表談三沙新貌:開行空中民航指日可待

2016-03-10 13:16:02|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肖傑代表談三沙新貌:開行空中民航指日可待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趙葉蘋 許晟)三沙市設立三年半,海上通信、交通、島礁綠化、民生事業實現大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三沙市委書記肖傑説,面向“十三五”,南海諸島礁上的經濟社會將邁向快速發展新階段。

  他介紹説,三沙開行空中民航指日可待。今年1月6日,兩架民航飛機在南沙永暑礁機場試飛成功;永興機場民用航班有望年內開通。

  肖傑表示,這兩個機場可提升南海地區空中交通服務能力,提供更加全面的航空氣象、航行情報、通信導航監視等空中交通信息服務,使飛行更為安全可靠。

  三沙被稱為浪花上的城市,設市前只有一艘“瓊沙3號”往返永興島與海南島之間。為改善交通補給條件,三沙市用不到一年的時間,新建7800噸的“三沙1號”,使往返永興島與海南島的航次由每月兩次增加到每月四次。不僅如此,在三亞至西沙永樂群島的郵輪旅遊航線開通後,鴨公島、晉卿島、甘泉島等島嶼的交通補給條件也大為改善,漁民在家門口就能坐上郵輪迴三亞。

  三沙市由280多個島、沙洲、暗礁、暗沙、暗礁灘及其海域組成。這些由造礁石珊瑚構成的島礁生態環境脆弱。三沙生態環保工作備受外界關注。

  肖傑介紹,三沙始終將生態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2012年設市伊始,出臺的首份文件就是《關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先後建設了污水處理站、垃圾收集轉運站、環衛站、海洋生物和文物保護站、海洋環境監測站等多個生態項目。

  海水淡化設施已覆蓋西沙每個人居海島。永興島建成日産1000噸海水淡化廠,有了充足的淡化海水,永興島30多口地下水井被封存,告別開采地下水歷史。其他島礁也均建有40噸至150噸不等的海水淡化設備,漁民再也不用為生活用水發愁,這也為植樹綠化提供了保障。

  曾經一片荒蕪的西沙洲如今綠樹成蔭,大片木麻黃樹枝繁葉茂、生機盎然;趙述島乾淨整潔,環島公路兩旁椰樹搖曳,良好的生態吸引海鳥到此棲息,結束了“海鳥不登趙述島”的歷史。這些都是三沙生態變化的縮影。

  三沙市還在鴨公、羚羊等島礁開展生態整治修復,在西沙和中沙海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持續開展“綠化寶島”行動,去年新植30萬棵樹苗;建設碼頭、修復島礁,提升島礁抗擊海潮侵蝕的能力。今年初,三沙再次制訂島礁綠化行動方案,目標是種植50萬棵樹苗。

  “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三沙,打造南海璀璨明珠。”肖傑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