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肖鶯子:北部灣經濟區成立十週年碩果纍纍

2016-03-11 09:44: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吳晶、朱福寧):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欽州市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肖鶯子近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廣西代表團記者會上回答國際在線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是北部灣經濟區成立十週年。十年來,在國家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下,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碩果纍纍。

  “簡單來講,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成就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用佔全區五分之一的土地,四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廣西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和五分之二的財政收入。”

  肖鶯子介紹,十年來北部灣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長勢頭。區域內産業規模更大,結構更優化,“截止2015年,北部灣經濟區GDP總量達到了5867億,年均增長13.8%;比全區GDP10.1%的年均增長多了2.8個百分點。幾個重要經濟指標也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如,十年來,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8.7%,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25.6%,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規模已經達到6620個億,年均增長26.5%。十年來,一批世界、國內500強企業落戶北部灣,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印尼金光集團等。形成一批重點産業龍頭企業項目,帶動了北部灣地區石化、電子、新能源等臨海産業的形成,促進了産業規模化和集群化發展。”

  肖鶯子還説,在中央和廣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濟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對外開放充滿活力,“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道、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已經形成了獨特的交通立體網絡體系;形成了半小時、一小時經濟圈。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廣西之後,緊接著又一批重要的國家級政策和平臺落戶北部灣地區。比如,保稅港區、中保區、出口加工特區、跨境合作區、‘兩國雙園’等。去年,北部灣經濟區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2241億美元。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41萬標箱,年均增長超過了30%。港口吞吐量突破了2億噸。目前,經濟區已經成為廣西,甚至全國發展最快的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