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地方談】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

2016-03-12 19:22:34|來源:西部網|編輯:靳松

  原標題:【全國兩會地方談】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

  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要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適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堅決守住民生底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補齊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3月12日《人民日報》)

  無論是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堅決守住民生底線,還是努力補齊基本民生保障短板,都指向了改善民生這個目標。其實,這和實現兩個百年願景,方向上完全一致,本質上完全吻合。再拓展來看,它其實正是我們黨根本宗旨的具體實踐與兌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正是要使民生品質,一步一步地得以提高嗎?

  由此,我想到了習總書記的一段講話。時間是2015年10月16日,地點是北京人民大會堂,也就是在全國第二個“扶貧日”和第23個“世界消除貧困日”(10月17日)到來的前一天上午,習近平在出席“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時指出,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他説:“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過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的地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新疆等地。這兩年,我又去了十幾個貧困地區,到鄉親們家中,同他們聊天。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

  其實,習近平40多年縣、市、省、中四級經歷的工作,正是那些年黨政工作的一個縮影。也正是經過中國政府、社會各界、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努力以及國際社會積極幫助,中國使6億多人口擺脫貧困。放眼全球,中國是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而千年發展目標,是聯合國全體191個成員國一致通過的一項旨在將全球貧困水準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準為標準)的行動計劃和莊嚴承諾。

  儘管成就驚人,可是我們還要看到,截止目前,我國仍有7000萬貧困人口亟待脫貧;另一方面,因病、因學、因婚導致返貧的情況,現在也時有所見。特別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疊加的時候,存在著重新返貧的危險。所以,“切實保障”、“堅決守住”、“努力補齊”等等要求,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更長遠的角度觀察,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換言之,它也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唯有全民把經濟建設當作最大的政治”的原因。當然,在做大經濟這塊蛋糕的同時,還要加快分配製度改革,堅決縮小兩極分化,堅持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而這,又需要公僕有對百姓的艱難“揪心”的痛感和分享他們“快樂”的情懷。(雷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