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訪談:三沙“掌門人”肖傑的苦樂年華

2016-03-12 13:27:14|來源:中新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兩會訪談:三沙“掌門人”肖傑的苦樂年華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三沙“掌門人”肖傑的苦樂年華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你們採訪的代表委員多,我算不算得上兩會熱點人物?”

  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在海南代表團討論間隙和駐會記者開起玩笑,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肖傑是記者的老熟人,自2012年三沙設市以來,每年兩會他都是焦點人物,大家對他也頗有好感:黝黑的皮膚,平和的語氣,説起島礁大事小情侃侃而談,如數家珍。

  在中國數百個地級市中,三沙市無疑是最為特殊的一個:地理位置最南、管轄陸域面積最小、管轄海洋面積最大。近年來隨著南海問題升溫,三沙的一舉一動都頗為引人關注。

  面對記者,肖傑會説他從海上來,管理中國最大的一片海,他就在島礁間穿梭。

  “在這兒當領導做官,就是為國效勞、為國爭光。如果從生活角度來講就是受苦。”他説,在三沙工作的人不知道什麼叫週末,“坐船出海,很多人都拿著袋吐,一邊吐一邊開會。”

  “坐船要大的換中的,中的換小的,風一打過來全是水,然後捲起褲腳爬上島,這就是我們的工作狀態。”他説。

  有記者好奇地問:“三沙市工作這些年,對您而言意味著什麼?”——“責任”。肖傑説,三沙像一張白紙,如何科學搞好規劃和建設,確有壓力。

  在海南代表團討論上,肖傑拿出三條建議:希望國家支持建設三沙市成品油保稅庫,給予流動保稅的優惠政策,希望國家支持三沙市開展船舶登記創新試點。

  這是他此前六赴西、南、中沙,對基層政權建設、環境保護等課題調研後的思考。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如何通過經濟發展維護國家主權成為肖傑關注的事。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四年來,肖傑已提出21條有關建議,去年賦予三沙地方立法權的建議還被採納,今年該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規頒布在即,法治維權邁出堅實一步。

  面對記者,肖傑有問必答,“採訪的媒體越多,證明關注三沙的人多,這是好事。”

  回應基礎設施建設進展,他解答疑惑:民用航班正在試航,永興機場有望年內通航。

  針對外界填海傳聞,他積極澄清:目前正進行碼頭建設和島礁修復工程,鞏固島礁生態防線。

  談及島礁旅遊,他極力推薦:未來會有更多玩法,三沙不可能有天價海鮮,一定比在海南島吃的便宜。

  介紹生態保護,他充滿信心:今年將在轄區島礁種植50萬棵樹苗,使三沙更綠更美更幸福。

  當然,肖傑笑的時候更多,他會興致勃勃地介紹永興島上的朗朗書聲,講鴨公島上新開發的旅遊紀念品,告訴記者在三沙也能用WIFI刷朋友圈,在趙述島上的漁民每晚都在海邊廣場跳健身舞……他心中的三沙將會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最重要的“海上驛站”之一。

  “南海綿延千里,每一個島礁都是一個小城市,充滿著中國人的味道。”肖傑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