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亞太事務專家張蘊嶺詳析南海問題前景

2016-03-15 21:37:5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圖片默認標題

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張蘊嶺委員 攝影:黎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黎萌):南海問題的前景會是怎樣的?在處理這一問題時中國該注意些什麼?東盟到底在擔心中國什麼?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亞太事務專家張蘊嶺就公眾關注的上述問題接受了國際在線記者的獨家專訪。

  誰佔了島礁都不會放手

  張蘊嶺説,南海問題出現矛盾和鬥爭,各種力量角力,難以避免,重要的是如何掌控大局勢,不使這種矛盾引發大的衝突,不破壞我國和平發展的總體環境。

  為何説難以避免?張蘊嶺解釋説,從中國的角度説,發展強大了,必然要對應有的權益進行伸張和捍衛。二戰後,民國政府時期劃定的九段線是自然繼承下來的,當時沒有爭議。

  但現狀是有些島礁我們沒有佔領,被別的國家分佔了,特別是南沙地區。為了穩定南海大局,中國提出了主權歸我、擱置爭議、聯合開發的原則,後來與東盟一起制訂了《南海行為宣言》,目的是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通過協商緩和分歧,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問題是,誰佔了島礁誰都不會放手,都在尋找理由固化佔有權利,並且進行開發利用。

  “西沙是我們在上世紀70年代從南越手裏奪回來的。當時越南南北沒有統一,北越是承認的,但是南越北越統一了之後,越南就否認了。”張蘊嶺説,美國政府説西沙也有爭議,這不符合事實。越南胃口很大,説南沙和西沙都屬於它,把南海的很大一部分都劃作其專屬經濟區,我們當然不會同意。

  他説,南沙地區的現狀比較複雜,我國實際掌控的島礁少,大部分為越南、菲律賓等國所佔,並且一直在那裏進行開發,我們的漁民一再被他們抓走,罰款,甚至判刑。

  南海還會“鬧”下去

  張蘊嶺説,中國實力上升,南海的問題必然擺上日程。對被別國佔領的南沙島礁,中國並沒有採取奪回的辦法,只是在佔有的幾個島礁上擴建,然後就引起了一些國家的反應,也包括外部國家,特別是美國。

  “為什麼別的國家一直在擴建島礁他們不説,而中國一幹就引起軒然大波?我覺得最關鍵的是他們擔心中國的戰略意圖。”張蘊嶺説,他們認為,越南、菲律賓等國即使佔了一些島礁,也不會形成對南海海域的控制能力,而中國可以借此控制整個南海。

  “這種能力我們有沒有呢?現在沒有,將來也會有。”但張蘊嶺説,有這個能力,我們並不這樣做。中國沒有控制南海的意圖,也沒有必要。但美國不相信,日本不相信。所以,美國把軍艦、飛機開過來,顯示實力,聲稱維護航海自由。

  美國官方説對領土爭端不選邊站隊,捍衛的是航行自由的原則,要對中國的行為發出警告。對此,張蘊嶺認為,事實上,這裡也有原則性分歧,即對海權的解釋。中國一直堅持專屬經濟區、領海無害通過,進入一個專屬經濟區要報告,美國對此是反對的。美國不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堅持按自己的原則標準行事,實際上是要捍衛其大國地位和利益。

  展望未來,張蘊嶺表示,南海的事情還會“鬧”下去。有時候看起來好像很緊張,但也要理性分析。比如,美國派航空母艦群進入南海,炫耀武力,它是在公海上,我們也不能阻止,不能説它來南海是非法的。但是,艦隊到了我們家門口,對我們的安全有威脅,我們不能閉上眼睛,也是要瞪大眼睛,密切監視,看它到底要幹什麼。

  菲律賓告中國九段線“非法”是個偽命題

  張蘊嶺告訴國際在線記者,菲律賓告中國的狀,主要是告中國的九段線“非法”,目的是要為其自己設定的海域權利確立法律依據。因此,這也涉及領土問題,因為菲律賓認為中國侵佔了它專屬經濟區內的島嶼。

  “在我看來,告九段線也是個‘偽命題’。一則,九段線是歷史存在,我們不能隨意宣佈取消,二是我國法律確定南海領土並沒有涉及九段線本身,是明確的“四沙”(西沙、中沙、南沙、東沙)島礁,對海域,只在西沙劃定了專屬經濟區範圍。我們並沒有對在九段線內的航行船隻進行過干預,航行自由沒有問題。”

  他説,中國堅持認為,國際法院對此類問題沒有管轄權,因為它涉及了領土問題,領土爭端只能由當事國談判解決,即便提交國際法院,也是要雙方都同意,不能一方單獨提交。因此,不管國際法院做出何種判決,對中國無效力。

  張蘊嶺説,雖然無效力,但一些國家仍然借此喧囂,實質是向中國施壓,抓話語權。

  打起來的可能性比較小

  張蘊嶺表示,南海對中國特別重要,涉及國家安全。中國對這個地區要有掌控力。歷史上,我們受了很多從海上來的侵略。

  “亞太、東亞、南海地區的力量對比在發生重大的調整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實力提升所帶來的重大調整。矛盾是有的,鬥也是常態,問題是需要設定一定的邊界,留有協商合作的空間。有沒有邊界和空間呢?我覺得還是有的。”

  張蘊嶺認為,“邊界”就是鬥而不破,爭而不戰,也就是説,避免發生戰爭,這個地方是不能打的,涉及大家的利益太多。包括美國在內,美國要是想打,也不是這個架勢,目前主要還是顯示力量,並沒有擺出進攻的姿態。“空間”就是協商和增加合作,協商就是對話,把意圖擺出來,合作就是採取共同的或者説是協同的不過度激化矛盾的行動。

  張蘊嶺提醒説,國內媒體報道南海問題也要注意準確性,比如,有的大標題就是“美國派航空母艦進入我南海”,這不對,南海不是中國的,南海絕大部分海域是公海。

  他表示,美國説要衝破我們擴建島嶼的“12海裏領海基線”,這也像是“鬧烏龍”。按照聯合國《海洋法》,這樣擴建的島嶼沒有人居住,沒有12海裏領海的概念,我們也沒有劃定。有人因此説,美國這不是在給中國劃領海線嗎?我看,對這樣的問題,美國決策當局也沒有想好,但要顯示力量是想好了的。

  他指出,現實是,南海爭端在加劇,原因是力量對比發生大變化,中國採取實質性舉措的力度加大,外部的反應力度也加大,兩個加大,目標卻不一樣,矛盾就凸顯了。在這個情況下,關鍵是要避免任何一方走向極端,保持空間,我們的操作也要考慮綜合環境。

  “領土爭端有些持續幾十年、上百年,有些就因此打起來。現在看,在南海打起來的可能性還比較小。”張蘊嶺説,所以未來可能主要是該做的繼續做,做得有分寸,該鬥的繼續鬥,鬥得有限度。我們自己的利益要維護,要拓展,但要避免把這個問題激化,也要考慮方式方法和時機,其實國外更關注中國下一步還會做什麼。在我看來,我們也要在緩解局勢上多下功夫。我們自己最緊要的任務還是落實“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按時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東盟不擔心中國侵略 擔心的是中國侵蝕其利益

  “現在我們加強在南海的力量,肯定引起一些負面反響,這是你必須承受的代價,這是平衡的問題。但國家關係不是一時一事,中國和東盟相互綜合利益還會加強,只增不減。東盟擔心的不是中國會去侵略它,而是擔心中國的影響力會更多地侵蝕它的利益。中國投資增加了,市場份額佔的大了,人去的多了,中國成為了一個強者,如何接受一個強大的中國,很多人因此擔心,也在適應。

  “東盟一些人認為,與中國打交道,未來可能越來越沒有談判的氣氛,因為中國太強大了。對東盟的這種擔心,我們也要考慮和理解。”張蘊嶺指出,東盟整體對南海的局勢有擔憂,表達一些訴求這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事情,也不要過度解讀,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大局還是要維護住,這不僅是我們要這樣做,東盟也希望這樣。

  説到相關方乃至非相關方(特別是美國)非常關注的《南海行為準則》的制訂,張蘊嶺表示,這個談判涉及到了根本問題,所以難度很大。主要是在“準則”的目標設定和性質上有分歧,即這個行為準則是幹什麼的?我們認為應該是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基礎上讓它有可操作性,可遵守,基本的東西沒變,而東盟一些國家,主要是越南、菲律賓,想讓它成為固化現狀的條約性文件。

  他説,比如越南在南沙佔的島礁多,所以就希望《準則》成為一個固守現狀的法律條文。越南希望按照它自己的意願劃定的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中國必須承認,越南、菲律賓意圖對自己劃定的專屬經濟區內的島嶼確立主權,比如黃岩島。“但《準則》不具有劃界的功能,所以這是原則之爭,難就難在這裡。美國人急於讓我們完成《準則》,也是想以此拴住中國的手腳,所以向中國施壓。因此,在談判中我們不能放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