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觸動老百姓內心的一定是大實話

2016-03-16 15:45:06|來源:廣州日報|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觸動老百姓內心的一定是大實話

  圖片默認標題

  專訪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二司司長向東

  2015年對於中國經濟來説,是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中走過的一年。在2016年全國兩會閉幕之際,廣州日報記者在北京專訪了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二司司長向東,他就半個多月來政府工作報告引起的公眾熱議話題一一作答。

  文/廣州日報記者黃卓堅、趙琳琳、龍迎春  圖/廣州日報記者莊小龍、黎旭陽

  新背景

  我國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

  我們不能也沒有採取強刺激

  我們現在面臨的外部環境是2008年以來最嚴峻和複雜的

  廣州日報:政府工作報告對2015年工作的回顧,第一句話就是“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我們現在到底有多難?

  向東: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充分認識我們目前所處的背景。這個背景是:世界經濟復蘇持續疲弱,新興經濟體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凸顯,我國經濟發展又正處在一個新舊動能交替轉換的過程中。

  第一,自2008年以來,低速增長是全球經濟的主要態勢,國際主要經濟體走勢也出現分化,甚至一些曾經很耀眼的新興經濟體現在也開始出現貨幣貶值、資本外流,甚至負增長。我們現在面臨的外部環境,是2008年以來最嚴峻和複雜的。

  第二,國內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凸顯。比如,過去我們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形成很多過剩産能,這些過剩産能,有些是優質的,更多的則是中低端的過剩産能。加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轉變,再延續過去的老路已經難以為繼。

  這一輪世界經濟復蘇低速增長週期之長超出預期

  第三,此輪世界經濟增長的復蘇週期之長超出預期。去年,美國經濟曾一度被認為明顯好轉,但到了第四季度,它的增速卻只有0.4%,算下來全年增長只有2.4%,所以,現在美聯儲慎重對待加息。此外,近期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央行相繼實行負利率政策,實施進一步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進行經濟刺激,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一個佐證。現在,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在世界經濟大環境欠佳,國內又面臨很多長期積累矛盾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受外部環境影響和下行的壓力明顯加大。

  “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是激素 副作用大

  第四,有人説,中國經濟目前正處於多年來增速最低的時期,究竟該如何看這個問題?我想必須看到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宏觀經濟政策大多都聚焦于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應對當前局面,有兩種選擇:其一,和其他國家一樣也搞強刺激,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大水漫灌”的方式來把速度拉起來並非不可能,但這猶如給中國經濟打激素,藥性過後會産生很大副作用。所以我們不能也沒有這樣做。

  我們選擇了一條更艱難但又可持續的升級發展之路

  在當前“三期疊加”的背景下,我們選擇走第二條路——保持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將主要政策著力點放在加大結構性改革上,這實際上是一條更加艱難、卻又是可持續的升級發展之路。

  縱觀目前國內經濟發展形勢,行業、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分化現象。比如,沿海、中東部地區發展不錯。拿廣東來説,很早就在著手轉型升級、結構調整;但也有一些地區發展失速,關鍵是産業結構調整步伐太慢;從行業看,如果單看傳統企業,你會感覺經濟不景氣,可是要去高新科技園區或新經濟發展較好的地方看看,又立刻感到振奮,兩位數的增長都有可能;再去眾創空間,看到各種讓人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即使在一些我們原本認為發展落後的地區,都潛藏著很多先進的高科技企業。

  新理念

  五大新的發展理念貫穿報告始終

  廣州日報:19000多字篇幅的政府工作報告,統領貫穿的主線是什麼?

  向東: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新理念,這是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引領我國發展的重要理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通篇體現了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

  先説創新,無論是過去所提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是今天所説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本質都是要求改變過去主要依靠自然資源拉動經濟增長的態勢,轉變為主要依靠人力資源開發來推動經濟發展。為什麼如此重視創新?因為我們是一個13億的人口大國,人是我們最大的本錢。要充分發掘人的潛能和創造性,把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轉移到創新上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

  再看協調,目前,我國的城鄉差距大、區域差距大。在城鄉差距方面,雖然現在城市人口占比56.1%,但戶籍人口占比卻不足40%;從區域差距看,我國東部不少地方人均GDP已達10000美元以上,中部不少地區人均收入達5000至6000美元,而西部不少地區只有2000至3000美元,巨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制約中國未來進一步發展的短板,但差距也是潛力,我們必須下大力氣促進協調發展。

  再談綠色,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歷程,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即使在今天,不少地方仍在延續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今後,綠色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實現科學發展的最重要方向。

  開放,是中國發展的根本所在,可以説沒有開放的發展就沒有今天的中國,開放發展也是在倒逼我們改革。今後,我們要進一步擴大開放。

  最後説共享,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共同富裕,所以,我們所有的改革和發展成果都必須惠及百姓,讓群眾有獲得感,共享改革發展成果。2020年,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在,我們還有5500多萬貧困人口需要脫貧,必須大力推進脫貧攻堅。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能夠深刻感受到這五大新的發展理念貫穿始終。

  新視角

  從1萬億美元到10萬億美元經濟體量

  美國用了34年而中國只用了14年

  廣州日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經濟增長速度確定在6.5%至7%的區間,是改革開放以來一個比較低的增速,我們應該如何來理解這個速度?

  向東:我們要用一種更新的視角來理解中國經濟的增長。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6.9%,看絕對數似乎放緩一些。但要看到,我們現在每增長1%相當於5年前增長1.5%,相當於10年前增長2.5%。實際上,中國經濟增速並不慢。正如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説,這個速度是在國際環境更加複雜、嚴峻的背景下取得的;是在國內矛盾更加凸顯,我們經濟體量超過60萬億元人民幣的高基數上取得的。

  目前,中國經濟體量每年的增長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約合5000多億美元,相當於一個瑞典或一個阿根廷的國內生産總值。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美國從10000億美元的經濟體量發展到超過10萬億美元體量花了34年時間;中國從2000年的10000億美元經濟體量到2014年的10萬億美元體量,僅僅用了14年。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兩國經濟體量超過10萬億美元,去年也有經濟增速超過我們的國家,其經濟體量也不過約2萬億美元,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

  中國經濟仍處於合理區間,最好的驗證是就業。過去三年,我國每年新增就業均超過1300萬。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需要保持合理增速。我們追求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充分就業。當然,如果經濟增速雖然不慢,但老百姓收入沒提高,環境品質沒改善,要這樣的高速增長意義何在?如果保持經濟增速運行在一定合理區間,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群眾收入持續增長,環境品質不斷改善,那麼速度高一點或低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

  新經濟

  新舊動能在轉化過程中超出了預料

  廣州日報:剛才您講到就業很好,我們新增的就業大概流向了哪些産業?

  向東:總理在政府報告中著重提及發展新經濟,目前,我們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確實發展很快,首先要弄清楚什麼叫新經濟?一般認為,新經濟包括IT、高技術帶動的新産業、新業態等,還有人認為是互聯網+。其實,單純將新經濟理解為互聯網經濟是狹隘的,現在的新經濟不但涵蓋一、二、三産業,更包括大中小企業。拿農業來説,家庭農場、農産品深加工是新經濟;從服務業來説,以高新技術帶動服務業也是新經濟,還有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第二産業的改造升級要涉及新經濟,更不用説現在最火的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我們還要認識到,並不是只有小微企業才能發展新經濟,大中型企業都要發展新經濟,都可以利用新經濟來帶動發展。 

  我們要從一個更寬的視角來看新經濟。新經濟的發展速度之快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在傳統行業發展萎縮,國有企業吸納就業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過去幾年,我們的新增就業主要是依靠新經濟吸納解決。在制度層面,我們依靠市場的力量,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來發展新經濟;在政策層面,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來支持新經濟,新經濟發展也為傳統的發展動能改造創造了條件,所以,新舊動能在轉化過程中所激發出的活力,其能量之大、勢頭之好已經超出了人們的預料,這是中國經濟的新希望所在。

  新舉措

  國人出國搶馬桶蓋反映

  供給有餘和供給不足並存

  廣州日報:有個很典型的例子,很多中國遊客出國去搶購馬桶蓋、感冒藥,您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向東: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來説,它反映出我們供給有餘和供給不足並存的狀況。也就是説,目前我們的産品供給中,中低端供給有餘,而中高端供給不足,國人出國搶購馬桶蓋、感冒藥、護膚品等就體現了高品質供給不能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

  目前,中國製造中有281種産品産量位居全球第一位,但卻有很多日用消費品不能適應消費者的升級需求。這充分説明,我們在很多産品供應上要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水準提升。

  報告中所提的新舉措也是一大亮點。所有的政策安排都很“實”,大的前提是穩定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但報告也提出,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穩健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等。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部署工作的一個重點。為什麼要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去,我們習慣於抓出口、拉投資、促消費,這是需求側管理,與其相對應的是供給側管理,它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人力資源、資本、資源、技術和制度。但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一個是技術創新,二個是制度創新,也就是技術供給和改革制度供給的創新。就制度來説,很多改革都尚未到位,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這麼一個制度設計就釋放了幾億人的生産力,在2年間解決了吃不飽的問題,現在,我們仍然需要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比如,針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主要任務是: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 這些在報告中都有具體的部署。

  談政府工作報告起草

  政府工作報告是向人民報告

  要讓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

  廣州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花了多長時間,有多少單位或部門參與?

  向東:每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工作了,年年如此,主要原因在於,中央經濟會議給未來一年政府的施政方針、宏觀決策定下大方向,政府工作報告必須體現中央對新一年工作的要求。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我們開始著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起草,有大約30多人參與,除了國務院研究室相關人員外,還有包括發改委、財政部、央行等國家部委和部門的相關人員。

  廣州日報:政府工作報告是關係國家命脈的宏觀文件,但卻有不少微觀的表述,這是為什麼?

  向東:政府工作報告突出了中央對來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也突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這是政府向人民作報告,所以必須要讓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種平實、打動老百姓內心的話很多,比如,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走過來的,沒有過不去的坎;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輝煌成就是全國人民幹出來的,一下子説出了我們共同的心裏感受。還有諸如,掙錢顧家兩不誤,儘管財政收入增幅減緩,但該給群眾辦的事情一件也不能少,等等。這些觸動老百姓內心的話一定是真話,而不是大話和虛話。

  廣州日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不少“新詞”成了“熱詞”,比如,“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等,我們怎麼來理解這些寫入報告的新詞?

  向東:這些新詞有深刻內涵。先説“工匠精神”,我們的一些産品和國外很多優質的産品相比,就差那麼一點點,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以前,中國的匠人能造出那麼精美絕倫的産品,為什麼現在不行?這種“工匠精神”其實是精益求精的精神。今天,“中國製造2025”成為國家戰略,在我們的製造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過程中,“工匠精神”至關重要。還有“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是創新的引領者,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精神是創新。

  報告中還提出了“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産”這樣的新詞,他們反映出的實際上是新的生産經營模式。中國經濟處於消費升級階段,過去那種排浪式消費結束,消費者進入個性化消費時代,如何讓這種需求得到滿足?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這些新詞彙實際上反映出我們對未來發展的新思想和新視角。

  廣州日報: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説“大道至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又提到“簡除煩疴,禁察非法”,讓人感受到中國文字之美,在起草報告時,對語言文字的風格和美感是如何考慮的?

  向東:總理有很深的古典文學修養。“簡除煩疴,禁察非法”兩句出自《後漢書·循吏傳·劉寵》。簡除煩疴,意在去除涉及老百姓的繁瑣的規章制度;禁察非法,主要是説作為公職人員不要亂擾民,這表明瞭政府以敬民之心行簡政道的理念和決心。簡政放權,就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最主要的任務是管好該管的,應該著力去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少干預市場的事。同時,政府要努力做好公共服務。我們説要做“互聯網+”政府服務,就是讓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這些都是現代政府的治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