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快評:躍上希望高原 中國需闖五道關口

2016-03-16 18:55:33|來源:中新網|編輯:韓基韜

  原標題:兩會快評:躍上希望高原 中國需闖五道關口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記者 周銳)未來五年中國如何發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6日答記者問時用一句話作出描述:“闖過困難的關口,躍上希望的高原”。

  “希望高原”指向清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表示,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其中第一個一百年,就是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作為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2016全國兩會的召開,標誌著中國進入“躍上高原”的決勝階段,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五年的倒計時。

  “困難關口”內涵豐富,包括穩住增長速度、確保發展均衡、突破改革阻力、強化法治要求以及激發人的動力等五大難題。

  決勝全面小康,首先體現在“如期”二字,要求確保中國這艘巨輪保持速度“不晚點”。全國人大此次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

  在房地産、鋼鐵水泥等拉動經濟增長“傳統力量”動能減弱的情況下,想把6.5%保持住,就需要培育“新經濟”提供新支撐。

  “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中,排在首位的正是創新。“新經濟”此次也首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未來,物聯網、雲計算、電子商務等新興産業和業態都將成為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

  決勝全面小康,需要符合“全面”的要求,從多方面補短板,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均衡問題:

  收入短板。此次兩會,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了扶貧的重要性,要求扶貧不能搞盆景,要求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

  區域短板。對於經濟遇冷的東北,習近平明確要求相關省份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環境短板。強調增速同時官方亦劃出底線:為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決勝全面小康,需要打破利益藩籬,通過改革釋放新的紅利。

  改革意味著更多的“不做”,讓“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未來五年,簡政放權料將持續推進從而為給市場提供增長紅利。正如李克強今天所言,要用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眾辦事的“爽”。

  改革意味著更好的“做”,讓“看得見的手”承擔責任。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談得最多的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清僵屍企業,降低企業成本將成為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

  決勝全面小康,需要法治護航,確保改革和發展走在正確軌道。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通過8個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

  本次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又審議通過了中國慈善事業的第一部基礎性和綜合性法律。確保各項政策始終走在法治軌道上,就能夠為改革發展保駕護航、注入強大動力。

  決勝全面小康,還需要發揮人的主觀動能。

  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官員將得到重用。習近平在兩會期間要求,要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積極性,不斷提升工作精氣神。要真正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

  億萬群眾的創造力也將進一步得到凝聚。李克強今天談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強調,“形成投鞭斷流的氣勢,再加上背水一戰的意志,就可以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而且促進經濟的轉型”。

  從確保經濟平穩均衡增長到展開改革攻堅戰,從全面依法治國到全面從嚴治黨,從釋放制度紅利到發揮人的動能,如果中國經濟能夠在未來五年闖過各種關口,中國就有望在2020年時間節點到來時成功躍上“希望高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