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動力源”
“不畏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這恐怕是某些西方觀察家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最難保持的心態。當中國經濟持續高於10%的增長率時,他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故事既讓人“著迷”又讓人“緊張”,接連不斷地拋出“中國經濟威脅論”;當中國經濟進入到6.9%的增長率時,他們則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故事既能“看空”又能“做空”,又陸續拋出“中國經濟危機論”。但是,縱觀過去30多年間,在西方觀察家中,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持悲觀態度的人最終被證明是看錯了。而在不久之後,這一輪“看空”中國的聲音也會被證明不過是過眼雲煙。
為什麼某些西方觀察者習慣於用某種極端聲音“唱衰”中國?是他們真的看不清、看不懂中國,還是背後別有用心?筆者認為,這些因素或許兼而有之,甚至混雜在一起難以區分。對於這一輪“看空”中國的喧囂聲,我們應該加以甄別,謹慎分析。
一方面,對於一些惡意誤讀中國經濟、不懷好意的“唱衰者”、“做空者”,我們需要給予其堅決的回擊。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一些西方觀察家對於中國經濟存在善意的擔憂,其實也是正常可接受的。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經濟的波動也會直接影響到很多西方人士的切身利益。在對中國的擔憂中,也有些西方人士的觀點不乏友好和真誠的因素。對於這些人士,我們應當加強溝通交流,在彼此之間釋疑解惑。友好的提醒、真誠的建議,有助於中國經濟直面挑戰,繼續保持健康持續的發展。
約四年前,“末日博士”魯裏埃爾•魯比尼曾經對中國經濟以及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做出了毀滅性的預測,他認為中國大概會在2013年後遭遇一場硬著陸。但是中國經濟沒有遭遇他所預測的危機。前不久,從達沃斯傳來“金融大鱷”索羅斯的聲音。他再次“看空”中國,並聲稱“中國經濟正在走向硬著陸”。然而,在達沃斯傳來的眾多聲音中,索羅斯的聲音並非主流。達沃斯論壇的創始人施瓦布就表示:“中國6.9%的GDP增量相當於瑞士全年的GDP。目前世界經濟增速緩慢至3%,比2008年的5%有所下降。中國正在經歷經濟轉型,長期而言相當樂觀。”而“金磚四國”概念的創造者吉姆•奧尼爾近期也在倫敦表示,中國2015年6.9%的GDP增長率所代表的經濟增量非常可觀,中國經濟結構正發生可喜變化。
實際上,放眼全球範圍,2015年經濟增速超過6%的國家僅有中國和印度,而印度經濟規模僅為中國的約五分之一。保守估計,2015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在25%以上。雖然國際油價不斷下跌,但是中國並非推動下跌的因素,中國的原油進口量並未出現大幅下降。在大宗商品方面,2015年中國進口大豆增長超過44%。僅僅看2015年的“雙十一”一天,淘寶和天貓的銷售額就高達912.17億元,而美國類似的購物日“黑色星期五”今年銷售額僅為這個數字的19%。
“看空”中國的西方觀察者們,看到的全是中國經濟的問題與挑戰,卻忽視了中國經濟取得的成績。持續的制度改進與政策優化,展示出中國經濟增長的持久韌性。穩步推進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將為全球經濟的良性增長打下堅實基礎,逐漸加大的國際産能合作也將為各國經濟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産業結構繼續優化,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升至50.5%,遠遠超出“十二五”的目標。2015年,我國境內投資者累計實現對外投資7350.8億元,同比增長14.7%。顯然,中國經濟不是世界經濟的“危機源”,而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動力源”。一個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新、穩中有好的中國經濟,正有力推動著世界經濟走出陰霾。(作者陳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