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42所高校50個授權點學位授權被撤銷:優勝劣汰

2016-03-26 20:14:26|來源:央廣網|編輯:靳松

  原標題:解讀42所高校50個授權點學位授權被撤銷:優勝劣汰

  央廣網北京3月26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下達2014年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結果及處理意見的通知》昨天一經下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根據通知,共有42所高校的50個學位授權點被認為“不合格”,其中包括不少985、211學校專業。教育部要求,這些學位授權點自發文之日起撤銷。如何理解這場懲罰嚴厲的學位撤點?

  在高等教育改革領域,如果説建設“雙一流”是加法,那麼此次的學位撤點應該是必要的減法了。在教育部這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通知裏,共舉出了50張紅牌,即被評估後認為“不合格”的學術授權點,其中不乏985、211學校的一些專業。

  博士學位授權學科評估“不合格”的分別是東北大學的統計學、同濟大學的法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公共管理以及華南理工大學的法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中評估“不合格”包括首都師範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黑龍江科技大學的數學、聊城大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以及西安財經學院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另外專業學位授權類別中,還有北京交通大學的公共管理碩士、吉林大學的教育碩士、廈門大學的教育碩士等30多個被評估為“不合格”的學位授權點。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解讀,何為“不合格”:“第一是教師的條件,教師不夠,不能正常進行教學;第二是相應的教學過程不夠完整,不能按學科要求進行;第三是看教學的結果,品質如何。”

  被舉“紅牌”,即評估“不合格”的高校學位點,即刻撤銷學位授權,且5年之內不得重新申請。今年招生工作結束後不得再招生,在學的研究生按原渠道培養、授予學位;另有不少學校被舉“黃牌”,即“限期整改”。教育部要求即日起進行2年整改,今年招生工作結束後暫停招生。整改後接受復評,復評“合格”,恢復招生,如還是達不到“合格”標準,撤銷學位授權。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馬陸亭認為,此次處罰力度大,源於高校改革“以品質為核心”的理念。為什麼産生這麼大影響,就是過去沒有一次亮出這麼多“紅牌”,撤銷學位,而且其中有很好的學校,這樣警示作用更大。特別是,現在高等教育規模到如此大的程度,品質問題只會越抓越嚴。過去研究生以上學位,畢竟數量少,學校還是比較珍惜和重視。現在數量大了,不排除一些學校爭取學位點的時候特別積極,爭到後可能就忽視了建設、師資、人才培養等。現在對博士生論文的抽查比例也在提高,這些都説明,對品質的監控作用在增強。

  在教育的通知中,除了被評估“不合格”和“限期整改”的專業,記者還看到一份主動提出放棄授權的高校學位授權名單,其中包括中國地質大學的農業資源與環境碩士點、北京大學資産評估專業碩士點、出版專業碩士點、清華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等等。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馬陸亭解讀,高校自主撤銷與教育部評估後撤銷,內涵並不相同:這兩個不一樣,高校自主撤銷,是學校根據自身發展的情況,覺得在市場中這個專業已不是自己的長項,需要撤銷,這是主動的,是鼓勵的;教育部撤銷,是一種很嚴肅的處罰手段,意思是“你不認真了”。當時拿到這個學位點,但現在你不認真建設了。這種處罰,對學校的聲譽會産生影響。

  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是國家教育品質監督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檢查學位授權點的研究生培養體系完備性,包括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和品質保證等。在“不合格”一欄“榜上有名”的專業學位從今年起不再招生,被認為是教育“供給側”改革的一步。實現“劣者汰”,對於整合教育資源、保證教學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半個月前,教育部剛剛公佈2016年全國高校本科新增和撤銷專業名單,此次又下大力度撤銷“不合格”研究生學位點,這些被形容為是對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做的一次“外科手術”。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説,中國高校的轉型發展,實質上是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高校轉型的關鍵是調整專業設置,因為設置專業,可能有的學校專業貴的設的少,要花錢,包括工科、理科,相對文科成本就比較低,這個結構就是和國家的經濟結構、産業結構不盡匹配,所以轉型的首要內容就是要調整專業設置。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