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官風”之變
原標題:牽“牛鼻”治“懶病”洗“圈子”一個不能少——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官風”之變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題:牽“牛鼻”治“懶病”洗“圈子”一個不能少——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官風”之變
新華社記者劉敏、楊玉華、張麗娜
“來之前,大家就約定不請客、不應酬,認真履職盡責。”全國政協委員馬秀珍説,“‘官念’正‘會風’正,幹勁更足。”
“打虎”“拍蠅”“獵狐”“滅菌”……一年來,20多名省部級以上幹部落馬,萬名幹部因違紀受處分,中國反腐、反四風、正“官念”走向縱深,同時封堵“邊緣死角”。
一些到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表示,反腐事關人心向背,希望繼續加強制度建設,扼牢權利“任性的手”。
一份“清單”:治“歪風”正“官帽”,九成人對反腐有信心
向“中飽私囊”開刀、向“歪風邪氣”説不,向貪腐犯罪亮劍……中紀委數據“清單”顯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國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0萬餘起,13萬人受處分;2015年20多名省部級以上幹部落馬、31個省區市打虎全覆蓋。
蚊蠅擾民、虎患憂心。全國人大代表郭乃碩説,一份份反腐“成績單”震懾強烈,剎住了難剎的歪風,打掉了一些人認為碰不得的“老虎”,“成效顯著,百姓拍手稱快。”
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91.5%的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滿意,90.7%的群眾對遏制腐敗現象表示有信心。
“腐敗減少了,尋租變少了,發展空間更大了。”一些兩會代表委員表達了共同的心聲。
“兩個責任”:不履職必問責,9000幹部“攤上事兒”
對“身邊人”違紀違規視若無睹、徇私護短,“一把手”帶班子“疏于管教”,貪腐風氣蔓延,小圈子“腐敗共榮”……針對如此種種,全面從嚴治黨再出利劍。
中紀委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全國共有9000多名領導幹部因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力被問責,向全黨全社會釋放了“不履職必問責”的信號。
“強調落實‘兩個責任’,堅持有權必有責、有責必問效、有錯必追究,有效解決了一些領導幹部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問題。”郭乃碩説。
嚴格問責、倒查追責的利劍高懸,讓更多領導幹部切實認識到什麼叫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全國人大代表張仙蕊説:“現在最常聽領導們説的一句話,就是違紀違規、貪污腐敗的事兒千萬不敢幹,不然害了你自己也把我害了。”
一些長期研究黨風廉政建設的專家學者表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際上是樹立“良醫治未病”的理念。各級黨委、紀委對黨員幹部身上的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早查處,才能有效堵住“小錯釀大禍”的漏洞,從源頭阻斷不正之風和腐敗滋生的通道。
“築起制度的防線,用問責倒逼履責,也有利於肅清風氣,營造健康的政治生態,讓更多優秀黨員和領導幹部堅守他們的理想和價值觀。”馬秀珍説。
三條“防線”:1.7萬字劃出“最嚴黨紀”底線
2015年是反腐制度建設的突破年。歷時近兩年修訂的《中國共産黨巡視工作條例》、新修訂的《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公佈。
把副省級城市“四大班子”主要負責人納入中央巡視組巡視範圍,首次明確巡視組組長不再戴“鐵帽子”,用1.7萬字為全黨劃出紀律底線……一系列制度建設成為“防腐”的一條重要“防線”。
與此同時,首次巡視“回頭看”,以及嚴格到“住房面積一平方米也不能差”的2016版領導幹部個人事項報告這兩道“防線”,威懾力更顯具體。
“目前‘打虎拍蠅’已取得不少階段性成效,還要進一步廣覆蓋、啃硬骨。”全國政協委員劉金虎説,中央加強巡視工作的廣度深度,就是要將全面從嚴治黨從“中字頭”部委大院到省市機關再到縣鄉村組不斷延伸,上下聯動剷除腐敗的土壤。
“三條‘防線’就是要讓黨員領導幹部把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內鐫於心、外查于行,心中有個不能碰的紀律紅線。”張仙蕊説,把紀律的高壓線挺在前面,把制度的籬笆越扎越緊,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貪腐。
代表委員們認為,“鐵腕”反腐,全力出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震懾力很強,預防和懲治腐敗正在實現由嚴打的治標向制度性治本轉變。
“‘無禁區、零死角’的反腐工作讓一些人不敢腐了,但反腐工作要想走遠、走長、走深,還要有預見性地‘看遠一公里’,即從研究預案的角度入手,從更加完善法律法規著手,建立依法反腐的制度體系。”郭乃碩説,要圍繞反腐問題,立專業的法、管用的法,從根上建立“不想腐”“不能腐”的法制體系。(參與記者:任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