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委員:一份事關“姓名”的社情民意驚動多部委

2016-03-04 17:13:38|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葛劍雄委員:一份事關“姓名”的社情民意驚動多部委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屈婷周舟許曉青)作為全國政協常委,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調查過形形色色的問題,還有什麼讓他覺得“奇怪”?答案是之前一些少數民族同胞因姓名而遇到的困難:買不了飛機票、辦不了信用卡、身份證上的漢譯名字丟了自己的父姓……

  “沒想到有這麼多人,被姓名這麼簡單的事兒困住了。是技術上解決不了嗎?”收到支教學生的求助信後,葛劍雄展開了調研,發現一些少數民族名字譯成漢字後,字數很長,還有生僻字,而一些派出所的身份證系統老舊,打不出來完整的名字。有的基層民警只能無奈勸對方省去父姓或家族姓。

  最麻煩的還是姓與名中的那個“分隔點”。有人調研過,光“中圓點”的輸入格式就有四種。由於書寫上沒有統一規範,民航、銀行等系統常出現不能識別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民營支付系統、網絡服務領域也大量存在,比如支付寶、微信錢包、網站認證等。

  去年8月,葛劍雄將一份社情民意提交給政協,經政協有關部門會商後,由政協將這份社情民意轉交至公安部。3個月後,他從公安系統獲悉:公安部通過和民族工作管理機構、銀行系統、民航系統等多部門協調,目前已解決了少數民族同胞身份證上的署名問題,下一步將逐步解決銀行和民航內部規範的統一工作。

  “我對公安部能著手解決這個問題表示讚賞。”葛劍雄説,也希望民族工作管理機構能把它當成一件大事來解決;銀行系統能統一操作規範、升級字庫;民航系統能儘快依法出臺國家標準。

  按照政協的議事規則,委員365天都可以提交提案,社情民意是提案以外的一種下情上達的民主程式。

  這不是葛委員的建議第一次“驚動”部委。在公眾認知當中,葛劍雄不僅是一位歷史地理學者,更因在政協平臺的大膽建言而廣受網絡輿論關注。他的一言一行,也讓人民政協制度被更多人所了解。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具有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中國目前有2000多名政協委員。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3日開幕。會上透露,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以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共提交提案6012件。截至2月20日,99.5%的提案已經辦復。

  葛劍雄把一些關切國計民生的建言及成果“曬”在微博上,其中也包括這條少數民族姓名的社情民意辦復情況。很多網友為此留言和點讚。“我對葛先生的這項建議,抱樂觀態度。”哈薩克族青年馬拉提説,希望接下來能趕緊把措施落實到派出所。(參與采寫: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