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解密11大疑問

2016-03-05 23:19:41|來源:新京報|編輯:楊玉國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解密11大疑問

  今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去年,中國經濟增速為近20多年最低。各界對中國經濟形勢關注持續升溫: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如何破解難題?將給民眾帶來哪些大禮包?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二司司長向東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詳解報告起草中的“十一大疑問”。

  

  1、報告是怎麼起草的?

  總理要求報告多一些幹貨和實招

  新京報: 大家都很關心今年的報告,起草組有這種感覺嗎?

  向東:是的,今年這個報告各方面關注度非常高,不是一般的高,從最近了解的情況看,外界對報告很關心,實際上焦點就是到底怎麼看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現在很多人對中國經濟還是有些擔憂。

  新京報:總理對報告起草提出了什麼要求?

  向東:報告是在總理親自主持下起草的。在提交大會審議之前,經過黨中央和國務院四次審議。其中黨中央的兩次會議,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對報告起草和修改作出重要指示。

  總理從頭至尾詳細修改這個報告,特別是對報告整個框架結構、指導思想、文風方面都有明確要求。

  我印象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總理要求要多一些幹貨,當前經濟形勢到底怎麼樣,要跟大家交實底,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要多一些實招,措施要寫的實實在在,能操作,能服人,讓大家感覺到有信心,受到鼓舞。

  中國經濟雖然有遇到一些困難或挑戰,但是沒問題。我想這種坦誠的態度應該是一貫的。這個報告是很有底氣的報告。

  新京報:總理對哪些內容不寫有要求嗎?

  向東:總理提了要求,幹不成的就不要寫,少來虛的,提出的措施要辦到。

  新京報:起草過程中,有什麼內容是反復修改嗎?

  向東:如果説有什麼反復的話,就是總理反復讓各個部門都來充實能幹的一些事情,克服當前的困難和挑戰,有什麼具體的實招,確保“十三五”有個好開局。

  

  2、報告為何大幅壓縮篇幅?

  少説成績,接地氣,用詞儘量不生僻

  新京報:報告起草過程中,吸收了多少意見?

  向東:這個報告發到全國,148個部門來徵求意見,徵求意見大概回來了900條,比較大的意見吸收了120多條。

  新京報:今年的報告,在文風上有什麼特點?

  向東:在文風上,總理要求報告要接地氣,匯民智,讓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用詞儘量不生僻。政府工作報告不僅僅是向人大報告,實際也是向每一個老百姓報告。

  新京報:今年的報告寫了多少字?

  向東:今年是“十二五”和“十三五”交替之年,需要總結過去5年的工作,所以字數要長一點,所以這個報告曾經寫到2萬多字。

  但是總理在最後修改的時候,又大大壓縮一下,還是回到19000多字,跟以往的字數差不多。刪的主要是議論和成績部分。這個報告非常精練,當然該説理的地方説得也很透。

  

  3、20多年最低增速怎麼看?

  只要就業充分,增速高點低點沒關係

  新京報:總理對今年的形勢是怎麼判斷的?

  向東:總理去年在中央黨校作了個報告,大家可能微信上都看到了,他對經濟形勢説過三句話:成績來之不易,困難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動搖。

  新京報:網友調侃説,每年都説是最難過的一年,過去一年有多困難?

  向東:過去一年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可以説是近些年來最複雜嚴峻的一年。世界經濟的不確定、不穩定性仍然在繼續加大,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走勢波動不定,新興經濟體也出現了劇烈的波動或下滑。

  國內來看,面臨著3期疊加的矛盾,多年深層次積累的矛盾更加突顯出來,地區、行業經濟走勢呈現出分化的狀態。

  新京報:去年的GDP增速6.9%,這是近20多年以來最低的經濟增速。應該怎麼看這個“最低”?

  向東:我們提的預期目標是7%左右,6.9%差不多。增長6.9%是什麼概念呢?人民幣大概67萬億元,按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折算,是10.42萬億美元左右,大概相當於瑞典經濟總量,瑞典在世界經濟體中排第22位。

  現在全世界每年增量在10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只有中國和美國,目前中國的增速是美國的1倍多。

  總理經常説“我們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只要就業還比較充分,老百姓的收入能夠有所上漲,環境有所改善,那我們的速度高一點還是低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

  

  4、數據有沒有造假和水分?

  根本沒有造假的必要,可能有“漏統”

  新京報:有人懷疑,這個數據是不是造假?

  向東:可以負責任地説,政府不可能讓統計局拿個自己想要的數字出來,因為有統計法,而且根本沒有造假的必要,想都別想。反過來説,統計局如果真是造假了,你可能造成決策失誤,有法律來管。

  新京報:有人懷疑這個數據可能有水分,也有人説其實還有“漏統”,各種説法不一,你怎麼看?

  向東:不排除有水分,但也確實有一些數據沒有統計上來。

  比如説房租、家政服務、研發經費,還有一些新經濟活動,根本沒統計上來。有人説現在是沒統計的可能比水分大得多。

  對這個數據應該理性看待,現在的數據還是可以反映中國經濟的基本情況。

  

  5、今年經濟形勢會好轉嗎?

  下行壓力仍很大,結構調整已有轉折

  新京報:去年政府工作報告分解的25項任務,24項完成了,只有一項沒有完成,進出口原定增長6%,現在還下降了8%。這是什麼原因?

  向東:現在外部環境不好,去年定6%沒完成,主要原因是外部環境不好,大宗商品價格暴跌。

  雖然沒有完成,中國的情況比其他國家還要稍好。在世界貿易總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我們的市場佔有率居然提高了一個百分點。我們仍然是世界第一的貨物貿易大國,也成為世界主要的對外投資國。

  新京報:有人認為,中國經濟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的風險策源地。你怎麼看?

  向東: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25%,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源。有人説中國是風險策源地,好像中國起了多麼壞的作用,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春節期間,我們股市都休市了,全世界股市還是動蕩很大,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過去,有些國外聲音説我們速度太快,現在速度稍微下來一點,他又説你慢了,你怎麼做都不對。我們不能被這種聲音所束縛。

  新京報:去年的中國經濟有什麼好消息嗎?

  向東:經濟結構調整確實取得了進展。最主要的標誌就是服務業佔到“半壁江山”,達到50.5%,比第二産業高近10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66.4%。

  這是我們多年以來都想得到的一個局面,過去我們的經濟主要是依靠第二産業來拉動,主要靠投資拉動,現在已經出現了轉折性變化。

  新京報:今年的經濟形勢怎樣?會好轉嗎?

  向東:今年可能是2008年以來最困難的一年。經濟的下行壓力仍然很大,特別外部環境沒有改善。世界經濟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去年日本四季度負增長,俄羅斯負增長3.7%,巴西也是負增長。

  

  6、6.5%-7%的增速怎麼設定?

  6.5%是底線,主要是考慮就業

  新京報: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6.5%-7%,為什麼把6.5%設為底線?

  向東:中國經濟需要有一個合理的速度,我們提出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大概6.5%以上的速度。

  “十三五”期間,我們有一個很重大的任務,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按照6.5%的速度增長,“十三五”期間,我們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這是中國歷史性的一個新臺階。

  新京報:今年增速的浮動範圍很大,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向東:速度上下波動的區間可以稍微放寬一點。本來這個速度就是預期目標,可以根據經濟走勢的變化進行調整。

  設定這個速度預期,還是考慮就業。總理的思路很清楚,穩增長就是保就業。從這個角度上説,增長6.5%,還是6.6%、6.7%,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要有活幹,有活幹才有收入,有收入才會過好日子。

  新京報: 6.5%的底線能守住嗎?

  向東:對今年完成6.5%以上的指標,儘管有難度,但是還是有把握的。不過,即使突破,又有什麼關係?可以最後算總賬。

  

  7、會不會採取大規模經濟刺激?

  在合理區間犯不著開閘放水,壓力倒逼轉型

  新京報:今年會採取大規模的經濟刺激嗎?

  向東:把增速拉到7%以上,有很多種拉法,但是沒有必要。現在還是在合理區間,犯不著大水漫灌,開閘放水。一旦出現斷崖式下滑,也會果斷出手,採取措施。

  中國經濟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現在所有的政策指向都是要圍繞轉型升級,産業結構提質增效,轉變傳統發展方式。過了這個“坎”,就像總理説的,那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國經濟會有嶄新的面貌。

  現在遇到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這種壓力對轉型升級是一種倒逼。關鍵是能不能抗住這一陣,忍受調整的陣痛,這是需要定力的。

  新京報:今年就業會有壓力嗎?

  向東:還是有一點壓力,比如今年大學畢業生有760萬左右,還有300萬左右的中專生,加起來過千萬了。另外,去産能可能會涉及到大概180萬人,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億元,主要是用於兜住他們的“底”。

  新京報:現在政府的“工具箱”裏還有哪些工具?

  向東:比如説發債空間。歐盟有個標準,就國家的負債率不能超過GDP的60%,即便這個規定,也沒有遵守。中國的中央政府目前的負債率只有17%,空間很大。

  另外,就是地方債。現在的地方債大部分是投資性的,是有收益的。貨幣政策也有空間。目前來講,我們的M2不高,還可以採取一些別的方法。

  

  8、報告的最大亮點是什麼?

  供給側改革將給經濟持續動力

  新京報:“供給側改革”現在是一個熱詞。為什麼要強調這個?

  向東:現在發現,很多供給滿足不了需求。為什麼很多人去國外買馬桶蓋、感冒藥?因為很多人對國産産品不信任。

  去年聯合國公佈的281種産品,中國基本都能製造,就是在品質上差一口氣。在擴大供給方面,還有很大空間。

  過去強調需求側管理,注重消費、投資、出口,對需求的管理和調控比較在行。這也導致中低端的産品比較多,高端的産品比較少,不能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

  供給側改革更注重長期的發展,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改革創新供給,提高供給的品質效率,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和持續動能,以使經濟增長的品質更高,。

  新京報:今年的報告中,供給側改革是怎麼安排的?

  向東:供給側改革是今年報告最大的亮點,提出了“三去一補一降”。就是把條條框框打破,讓群眾可以自由創業、創新。從依賴自然資源,到依靠人力資源,依靠創新驅動發展。

  新京報:總理最近一直在講新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政府工作報告也有表述。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向東:要大力發展新經濟,也不是老的就不要了,可以稱作雙引擎,現在要實現新舊動能的轉化。

  新經濟以“互聯網+”這些新産業、新技術、新業態為代表,它的成長速度超出我們的預料,很好地支撐就業,也幫助服務業加快發展。新經濟起來以後,它會為傳統的動能改造升級創造條件。

  如果説互聯網革命性的變革作用,你還認識不到的話,最後你肯定要被淘汰掉。

  世界上提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搞工業4.0,都是用互聯網。對中國來説,可以彎道超車。

  新京報:去産能會帶來“失業潮”嗎?

  向東:去産能主要試點是煤炭、鋼鐵行業,總共涉及100多萬人。有一些是民營企業,根據市場已經調整了。煤炭行業有很多都是農民工,沒煤挖就自己調整崗位了。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失業潮。

  

  9、“簡除煩疴,禁察非法”為何寫入報告?

  總理親自加上,決心不給民眾“添麻煩”

  新京報:簡政放權是去年總理力推的一件事。在簡政放權方面,今年有什麼新提法?

  向東:在簡政放權方面,有幾個詞是非常耀眼的,比如説“簡除煩疴,禁察非法”。

  這句話出自《後漢書》,意思是除去那些煩瑣的規章制度,禁止部屬擾民等不法行為,就是讓企業辦事,老百姓幹事不再有那麼多的麻煩。

  總理多次提到“證明你媽是你媽”之類的問題,簡政放權目標就是把這些“煩人”的證全部砍掉。

  去年總理講“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政府有權不能任性”,引起大家的共鳴。今年總理又講,“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

  新京報:“簡除煩疴,禁察非法”,這句話是誰寫進報告的?

  向東:總理是很有文學修養的人,這句話是他自己加的。

  新京報:為什麼總理要強調簡政放權?

  向東:我們有13億具有創造力的勤勞智慧的人民,不能用這些政策把老百姓的手都捆住了。簡政放權,就是要放鬆管制,讓老百姓自由自在地創業就業,這樣才能夠激發市場活力。

  新京報:簡政放權,把權放了,是不是就不管了?

  向東:總理在報告中提到:簡除煩疴,禁察非法。

  簡政放權,也要監管。過去管了太多不該管的事情,同時又有很多方面監管缺位的。該管的還要管到位,那些假冒偽劣、坑蒙拐騙,這些東西該是政府管的。

  新京報:加強監管會不會又給企業設限?

  向東:監管要“兩隨機一公開”。不是任性地去企業,不是説我想去查你就去查你。

  如果要檢查,檢查的人是電腦搖號出來的,被檢查的企業是電腦搖號搖出來的,不你想去就去,去騷擾企業,查處結果及時公佈。

  

  10、中央政府對房價是啥態度?

  強調分城施策,政府的責任是保底

  新京報:最近人民幣匯率波動,好多人排隊去買美元。普通民眾有沒有必要去擔心這個事情?

  向東:我覺得沒有任何必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國,近幾年來,人民幣升值了40%左右。去年就那麼一點小幅的波動,是正常的。

  去年我們的對外貿易雙順差,今年的順差還在擴大。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哪有貶值的基礎?

  前幾天在上海的G20財長會,大家達到共同的協議,不會打“匯率仗”。

  新京報:近幾年的報告,都沒有提“調控房價”,今年報告提到了嗎?

  向東:本屆政府操作的路徑非常明確,一貫強調房地産市場要分城施策、因地制宜,強調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中國太大了,千差萬別,甚至一個城市不同區域情況也不一樣,怎麼可能出一個“一刀切”的政策呢?

  政府少伸手,市場行為就用市場辦法去解決。政府的責任主要還是“保底”,主要是搞保障房,今年棚戶區改造還要完成601萬套。

  

  11、什麼事讓總理最擔心最著急?

  越戰越勇,總理給大家吃“定心丸”

  新京報:這次的報告,給民眾帶來哪些大禮包?

  向東:整個報告貫穿了總理素來比較強調的民本情懷,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每個政策都要考慮到最後老百姓最終是不是得到實惠。

  改善民生方面,像教育、醫療涉及很多,今年最突出圍繞“醫改”,比如城市居民、城市職工醫保補助標準從380元提高到420元,人均醫療衛生經費人均又提高10塊錢。

  比如説今年還要從大病保險中間還拿出10塊錢,專門買商業保險,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會上升,都是實實在在的。

  新京報:總體説來,整個報告起草過程中,總理最擔心和最著急的是什麼?

  向東:最擔心肯定是經濟的走勢,如果説形勢很糟糕,我相信他會比別人更著急。但是政府工作報告,又給大家吃了一個“定心丸”。

  中國經濟就是在各種各樣的挑戰中走過來的,越有挑戰,反倒能激發人的鬥志。總理説這叫“越戰越勇”。

  新京報記者 宋識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