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感受發展的底氣與信心

2016-03-05 18:31:04|來源:法制網|編輯:楊玉國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 王傳濤

  春暖花開,萬象更新。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總結了去年成績,分析了我國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和2016年政府重點工作任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仍然有著濃烈的“強”式風格。一方面,報告直面問題,突出問題導向,對全球貿易萎縮、金融風險和國內污染問題、民生問題、安全問題毫不避諱;另一方面,報告又重點介紹了接下來一年和未來五年政府將要做的重點工作。報告將2016年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定為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5%—7%,仍然要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任務目標——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每一位閱讀者、聆聽者都能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感受到強大的底氣和信心。

  信心來自於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發展是硬道理,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發展是為了保就業,保就業是為了保收入、保民生、保幸福。沒有發展,或是經濟發展“硬著陸”,各種社會問題就要凸顯。正如總理在報告中所講,“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在2016年,中央和政府仍然會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科學發展,妥善應對挑戰,使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破浪遠航。

  信心來自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目前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釋放我國經濟發展動力的關鍵所在。總理在報告中明確了2016年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其中有許多內容都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比如,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著力化解過剩産能和降本增效;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等等。有改革這股經濟發展的最強大動力,所有唱衰中國經濟的謬論都是站不住腳的。

  信心來自於“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産能合作。總理在報告中提到,“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在開放中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新動力、增創競爭新優勢。”具體包括,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擴大國際産能合作,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提高利用外資水準,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等多個方面。再加上黨和國家領導人積極開展“大國外交”,努力推動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高。這些,都是我們對經濟發展保持強大信心的基石。

  信心來自於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總理在報告中強調,“重任千鈞惟擔當”。面對異常艱巨複雜的改革發展任務,只有切實提高擔當意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使命扛在肩上,不斷提升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務水準,才能最終完成各項任務目標。總理説,“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輝煌成就,就是廣大幹部群眾幹出來的”。如果我們要取得更大的成績,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嚴格做到“實幹興邦”。

  過往成績來之不易,現在任務十分艱巨,未來前景信心滿滿。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讓我們保持昂揚的鬥志,嚴格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十三五”開好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