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對人民幣基本面有充足信心 改革大方向不變

2016-03-06 09:55:04|來源:經濟日報|編輯:王濤

易綱:對人民幣基本面有充足信心 改革大方向不變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對人民幣基本面有充足信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經濟界別第36組小組討論間歇時,接受了《經濟日報》“金記者”的採訪,就人民幣匯率、外匯儲備、金融監管改革等問題發表了看法。

  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大方向不變

  針對“如果人民幣貸款和M2增長過快,是否會對人民幣匯率貶值帶來風險”的問題,易綱委員表示,目前,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大體穩定。人民幣匯率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嚴格盯住,參考一籃子貨幣是根據市場供求、有管理的浮動等各種因素綜合判斷。各方要對人民幣的基本面有充分信心,相信人民幣匯率會由更多地受短期預測影響向基本面回歸。

  易綱委員表示,隨著各方對人民幣預期趨穩,人民幣參照一籃子貨幣、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越來越被市場所接受。當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預期形成共識,整個外匯市場和外匯儲備的形勢會進一步趨於穩定。當然,也應該看到,市場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是正常現象,但總體上,人民幣匯率市場在波動的情況下趨於穩定。

  今年2月份,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前不久提出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調節機制的基調保持一致,較好地兼顧了市場供求指向、保持對一籃子貨幣基本穩定和穩定市場預期三者之間的關係。

  針對跨境資金問題,易綱委員表示,目前跨境資金流動大體上是穩定的。近期資本外流的現象不會影響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進程,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的大方向不變。

  外儲下降有“藏匯於民”因素

  2014年6月,我國外匯儲備達到3.99萬億美元的最高點,2015年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下降至約3.3萬億美元。如何看待外匯儲備下降?

  “外匯儲備下降很大程度上是藏匯於民。”易綱委員指出,所謂藏匯於民是中央銀行持有的部分外匯儲備轉為企業、居民、家庭持有外匯資産的過程。總體上看,這一結果與央行的預期基本相符。

  易綱委員稱,外匯儲備的下降大體上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仔細分析外匯儲備下降的過程不難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企業和居民在境內增加的美元存款。2014年,中國企業和居民美元存款增加了1000多億美元,2015年也增加了數百億美元。

  外匯儲備下降的另一部分是企業用於償還美元外債。易綱委員表示,企業償還美元外債已持續了大約18個月。比較明顯的是2015年三、四季度,美元計價的外債減少了一部分。由於企業和居民對未來的預期出現改變,在優化各自資産負債表時,都希望儘量多配置美元資産,減少美元負債,這種情況也是“藏匯於民”的體現。

  不過,“‘藏匯於民’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國內企業的生産、購買原材料、企業發工資以及居民的消費都需要將美元重新兌換成人民幣使用。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易綱委員説。

  金融監管改革需考慮三方面因素

  當前的金融監管是分業管理模式,部分潛在的金融風險傳導更加隱秘,呈現出跨産品、跨市場、跨行業的鏈式傳導特徵,防控難度往往較大。針對金融監管改革的問題,易綱委員表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仍在研究,正在多方聽取意見,目前還沒有明確。在改革共識形成的過程中,部分國外經驗可以借鑒。

  易綱委員表示,在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中,需要多方面考慮,一要考慮在應對金融危機中能否堅強有力地協調,儘快作出決定;二要考慮監管成本等因素,看能否形成最好的激勵機制,使成本、責任、信息形成合理的分配;三要考慮宏觀審慎,使新的監管體制能更好應對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的進一步融合,同時還要注重防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