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收入分配三大焦點

2016-03-06 16:51:31|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聚焦“十三五”收入分配三大焦點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題:百姓“收入翻番”,公平合理靠什麼?——聚焦“十三五”收入分配三大焦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5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公佈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其中提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未來5年,政府將靠哪些措施讓老百姓從“錢袋子”裏真正體會到改革的獲得感?讓收入分配更加合理?這個話題引發兩會代表委員和專家的熱議。

  焦點1:哪些人的收入能穩定增長?

  ——至少三類群體收入將持續增長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未來5年,經濟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均要超過6.5%。“新華視點”記者梳理髮現,“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明確的健全科學的工資水準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以及拓寬增收渠道等系列舉措,將至少保障以下三類群體勞動收入穩步增長:

  企業員工: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天津、武漢等地展開工資集體協商探索已有多年,在穩定員工收入增長方面成效明顯。涉及近50萬名職工的武漢餐飲行業,從2011年起,每年通過員工代表和企業代表集體協商,來確定工資增長幅度。武漢市餐飲行業一線員工工資連年增長,目前相比2010年增長近七成。

  全國政協委員、長春鴻達高技術集團董事長王欣表示,在工資集體協商中,企業了解員工收入預期,員工清楚企業經營狀況,“勞資多方集體協商機制,有利於提高企業員工收入的合理性和穩定性”。

  機關幹部:完善適應機關事業單位特點的工資制度。人社部去年表示,每兩年調整一次基本工資標準,綜合考慮國民經濟發展、財政狀況和物價變動等因素,確定調整幅度。四川、內蒙古等地人社部門近期透露,今年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一些代表委員表示,兩年調整一次工資標準,能讓機關幹部在收入增長中“不掉隊”。

  農民: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過去5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9.6%,增速超過城鎮居民近2個百分點。吉林長春市徐家村村民李寶華説,承包土地種植養殖、開辦農産品網店、土地流轉外出打工,“現在賺錢機會很多,只要不太懶,大部分農民增收並不難”。

  焦點2:如何解決貧富差距大的問題?

  ——二次分配縮小收入差距,稅收社保還需加快改革攻堅

  如何優化收入分配,縮小全社會收入差距,也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的施策重點。國家統計局公佈2015年基尼系數為0.462,儘管已是連續第七年下降,但仍高於0.4的國際警戒線,貧富差距仍有較大改善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劉志彪表示,我國收入分配存在四大差距:城鄉居民間的收入差距、同地區居民間的收入差距、行業間的工資差距、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仍然是政策需要努力縮小的方向。

  稅收是調節二次分配的重要渠道。中山大學教授林江表示,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中超過60%為工薪階層繳納,個稅淪為“工資稅”的現狀急需改變。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的“全面推行非現金結算,建立健全自然人收入和財産信息系統”是執行個稅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性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專職副主委郭乃碩表示,當前社保繳費比率過高,社保基金收支矛盾明顯,基礎養老金替代率有待提高等問題,制約社保在調節二次分配的作用發揮。這都要求“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適當降低社保繳費比例,提高國企收益上繳公共財政的比例等舉措儘快落實到位。

  此外,脫貧攻堅、城市棚改等公共財政轉移支付,是改善低收入群體收入重要方式。不少代表委員表示,央地財政關係、轉移支付制度改革這些舉措看似與百姓距離很遠,但其實是涉及低保支出、扶貧投入、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動態兜底的財政資金來源,因此制度創新、資金保障必須加速。

  焦點3:“灰色收入”怎麼管?

  ——收入分配規範化與反腐結合,以“提低、擴中、控高”增強獲得感

  當前,一些地區出現的獲取內幕消息投資股票、實權部門績效收入過高、單位內部福利分房等隱性收入、非法收入亂象,一定程度上嚴重干擾收入分配。因此,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成為“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關注焦點。

  北京師範大學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明確的“規範隱性收入,遏制以權力、行政壟斷等非市場因素獲取收入”等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的舉措,需與懲治腐敗、加強監管緊密結合起來,完善政府自身建設,讓掌握權力和存在壟斷的部門與行業收入更加規範、透明。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草案中明確提出,加強對國有企業薪酬分配的分類監管。一位地方國資委負責人表示,當前國企負責人中,市場化産生的由市場定價來確定薪酬,組織任命的國企領導,其收入由工資、績效、獎金組成,但總額不能超過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7倍,“分類監管確保國企負責人工作積極性、收入合理性”。這位負責人説。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增長放緩,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百姓“錢袋子”能否繼續增收,也引發社會一些擔憂。

  有研究測算顯示,從2011年到2020年,年均增速不低於7.2%可實現收入倍增。“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分別達7.7%、9.6%,為收入翻番打下堅實基礎。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延邊州企業聯合會會長金碩仁表示,只要在分配政策更加公平合理,實現收入如期翻番沒問題。

  還有專家指出,現階段“提低、擴中、控高”三個收入分配途徑,是實現共享發展理念的重要政策手段。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等代表委員表示,在完善收入分配突出效率與公平之外,還必須在持續擴大就業、穩定社會物價、健全金融市場等方面協調發力,才能避免收入“被增”,讓百姓切實增強經濟發展、收入提高的獲得感。(記者:李勁峰、烏夢達、翟永冠、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