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總理報告拆“紅包”:都裝了些啥?

2016-03-06 09:13:52|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濤

  原標題:給總理報告拆“紅包”:都裝了些啥?

  新華社北京3月5日新媒體專電題:給總理報告拆“紅包”:都裝了些啥?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近年,春節搶“紅包”風靡全國,但最大的“紅包”,其實是在每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裏。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有代表委員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字字珠璣,民生“紅包”又大又紅。

  今年的總理報告到底派送了哪些民生“大紅包”呢?代表委員、改革親歷者和老百姓有何感受和評價?記者幫您一一拆開總理報告裏的民生“紅包”。

  ——教育“大紅包”

  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

  【代表委員説】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丁金宏説,義務教育後,免除學雜費指向了中職和高中教育。在實現了教育經費投入佔GDP4%後,完全有條件對薄弱地區和中職教育加大投入,兩者的出發點是教育扶貧和技術性人才培養,可以説是從現實出發,把“錢用在刀刃上”。

  【改革親歷者説】上海市教委主任蘇明説,2010年起至今,上海逐步對農村家庭、城市低保家庭、涉農專業和獎勵專業(城市經濟發展急需和緊缺、需求相對穩定的專業)實施中職免費教育,每生每年可免除本校本專業2600元或4000元不等的學費,免除400元至600元不等的書簿費,並享受國家助學金。

  【老百姓説】貴州遵義市道真縣玉溪中學九年級學生楊澳,是典型的“大山裏的孩子”。他説,初中畢業想考縣裏的示範中職院校,那裏的學費是全免的,而且還有一些資助政策,“今後如果還能考上廣東的高職就好了,就能跟在那裏打工的父母團聚。”

  ——醫療“大紅包”

  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中央財政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60億元,增長9.6%。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從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

  【代表委員説】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州人民醫院麻醉主任醫師英措説,醫療事業的發展,“人”是最關鍵的因素,相信通過深化改革,會有更多醫務工作者紮根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強心劑”。

  【改革親歷者説】福建省三明市醫改領導小組組長詹積富説,三明市從2012年啟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以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為先決條件,通過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藥品價格水分基本“擠出”,醫藥費用結構已近合理,百姓看病負擔有所減輕,“三保”基金實現平穩運行,基本實現了財政(醫保基金)、醫院和百姓多方共贏的目標。

  【老百姓説】福建省石獅市80多歲的市民田顏車説,這兩年醫改給我最直觀的感覺是,我老伴高血壓和糖尿病多年,如今用藥基本都能報銷,而且還有大專家來交流坐診,不用像以前要去省城看病。

  ——扶貧“大紅包”

  2016年,要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中易地搬遷200萬人以上,繼續推進貧困農戶危房改造。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長43.4%。

  【代表委員説】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説,現行對“三農”的普惠制補貼方式為國家財政帶來較大壓力,效果不明顯,因此,建議試行精準補貼:政府對確實需要補貼的人群與補貼方向進行科學分析,把補貼經費集中起來使用,向真正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

  【改革親歷者説】浙江新昌縣電力部門工作人員呂超波説,新昌一些偏遠山區還有部分貧困人口,如果單算經濟賬,在這些地方電網投資可能一百年也收不回來,但我們一直以來就在認真做,今後還會一如既往地做下去。

  【老百姓説】甘肅高臺縣新壩鎮和平村56歲的村民周國虎説,他有肝硬化,老婆有關節炎,常年生病吃藥,日子很苦。現在掌握了山杏嫁接及修剪技術,家裏15畝山杏能産鮮杏1000斤,單這一項每年收入就4000多元。去年,他家住進了新建的磚瓦房,還用上了清澈的自來水。

  ——保障房“大紅包”

  2016年,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應範圍。

  【代表委員説】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寧波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説,在目前全國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去庫存的大背景下,可針對部分樓市存量轉化為保障性住房進行統籌銜接;同時創造條件讓農民工等城市“邊緣”人群享受到保障性住房。

  【改革親歷者説】浙江仙居縣公務員鄭劍文説,外來人口同樣為所在城市的發展揮灑汗水,有理由逐步享受到與本地居民的同等待遇。尤其是大中城市一定要有這樣的胸懷,創造條件去容納他們。

  【老百姓説】浙江奉化市74歲市民王化堂説,以前家裏房子太小,三代人長期擠在一起很不方便。去年經過申請、公示、抽籤、選房等一系列程式,終於住進金海家園50平方米戶型的房子,租金比市場價便宜不少。

  ——社保“大紅包”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制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辦法。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進多種形式的醫養結合。落實臨時救助、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制度。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5%和8%。

  【代表委員説】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徵夫説,一些政策的出臺,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原則,比如制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就是基於現實國情的解決辦法。

  【改革者説】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新文説,2015年5月18日,超過33億元的國有資本正式劃撥到新成立的山東省社保基金理事會名下,這意味著在中央文件中已經出現了長達11年的“劃撥國有資産充實社保資金”的政策,率先在山東落地。

  【老百姓説】廣東東莞市81歲退休教師張宏説,他退休21年,退休金從每月1000多塊漲到現在3000多塊,不僅吃穿不愁,而且每年還要和老伴外出旅遊兩次,真正是“老有所養”,感謝黨和政府!(采寫記者:劉大江 潘旭 陳弘毅 韓傳號 董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