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談適應引領新常態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03-07 13:43:1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柳青):本屆“兩會”,“供給側改革”是當仁不讓的首要熱詞。為什麼要從供給側發力進行結構性的改革?改革的過程中又將遇到哪些困難?國有企業如何去産能?農業如何進行供給側改革?包括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內的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如何適應引領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與其養虧損的企業,不如養職工。再講一遍,與其養虧損的企業,不如養職工。”

  在6日下午舉行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談到目前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和遇到的困難時做出了上述回答。厲以寧表示,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可以從需求方面發力,也可以從供給側發力進行改革。在當前中國為什麼強調從供給側方面發力,進行結構性改革呢?厲以寧解釋説,這主要是出於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中國經濟正處在從工業化向後工業化轉換時期,因為我們的GDP一半以上是第三産業的産值。這樣看經濟增長率下滑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當你逐步要走向後工業化時,産值增長不會那麼快。這還是次要的,最要緊的是中國現在要結構調整,結構調整中必然有一些過剩部門需要重組。但我們應該看到,2016年的趨勢穩中有進、穩中看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振明表示,供給側存在著結構性問題,在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中比較突出,比如在鋼鐵、建材、能源等行業供需不對稱、産能過剩。國有企業面臨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低生産成本的任務十分艱巨,這就需要繼續推進國企改革。常振明表示,國企改革需要一定的時間:“國有企業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整體來看,每個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國有企業所處的歷史不同,所處的行業不同,他們面對的外部競爭環境不同。比如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也不同,每個企業長期形成的商業模式也不同。所以,國有企業的改革一定要‘一司一策’,就是一個公司一個策略。去年國企的改制和重組的步伐在加快,南車北車、國家核電和中電投、中遠和中海運、五礦和中冶等等12家央企正在重組合併,説明國有企業的改革正在按照日程穩步推進。”

  除了去産能和國企改革等問題,有關農業供給側改革也是外界關注熱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披露,中國去年進口的大豆相當於國産大豆的7倍,説明大豆品種是明顯少了,玉米産量則在去年達到4400多億斤,是五個糧食品種中産量最大的,但是玉米品種去年進口,再加上可以替代玉米的品種進口達到了880億斤,加重了玉米品種供過於求的局面。陳錫文表示,這些現象説明,中國糧食的品種結構在供給方和需求方存在著明顯的矛盾,糧食價格沒有國際競爭力,這也盾凸顯了農業進行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他認為,改革的重點應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努力追求糧食總供求的平衡,現在還有缺口,因此要進一步加強農業,提高和穩定的糧食産能;第二,品種矛盾比較突出,所以要加強糧食品種結構的調整,讓它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第三,即使總量和品種都平衡了,如果價格沒有競爭力,國際市場糧食依然會進來。這個意義上來講,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更加注重科技創新,能夠推出更優良的品種,降低它的生産成本、提高它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