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年限再提升 促進中國人口紅利升級

2016-03-08 19:08:24|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靳松

  原標題:教育年限再提升 促進中國人口紅利升級

  國際在線消息:據新華社電,中國“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今後五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將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

  這提高的0.57年,表明中國將用教育、人力資源紅利抵消人口紅利下降的影響,進而形成“升級版”新人口紅利。

  分析人士指出,“十三五”規劃首次單獨提出未來五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升目標,意味著對人才教育和對人力資本的改善,將是政府工作的一個重點。

  勞動年齡人口指的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在中國人口資源比較優勢和世界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革背景下,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從2012年開始連續下降,2015年末中國大陸勞動年齡人口為9109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487萬人。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8日透露,未來中國人口峰值約為14.5億人,到2050年全國總人口預計回落到13.8億人,相當於目前水準。

  “教育發展和人力資本開發程度是決定一個國家實現成功飛躍的主要動因之一。”青海省社科院原院長趙宗福説。

  參加全國兩會的企業代表提出,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如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其間就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

  中國“十三五”主要指標中,全員勞動生産率年均增長高於6.6%,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提高勞動生産率來實現,而科技創新與受教育年限目標的實現,將推動全員勞動生産率的提高。

  “要實現産業升級,勞動力需要先行升級,教育是提升勞動力素質的最可靠方式。”盤古智庫學術委員程實説。

  勞動力供給來看,目前中國每年的城鎮新增勞動力總量仍在1500萬人左右,而且在“十三五”期間還有一億左右的農民要實現城鎮化,農民工的轉移就業壓力巨大。

  不僅如此,産業結構升級以及當前的去産能、去庫存,也將給數以百萬計的城鎮職工帶來轉崗分流的問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説,在複雜的經濟環境中實現擴大就業的目標,尋找並集聚就業新動能就成為目前就業工作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