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熱議兩會:抓住“一帶一路”機遇期大有可為

2016-03-08 15:28:1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劉維靖

圖片默認標題

2015年5月16日,“浙江省海外華僑華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歐華網攝)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何雨陽 楊歡):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推進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對於海外華人來説重大利好的信息。

  多國海外華人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仔細研讀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於“一帶一路”建設和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等信息高度關注,希望能搭乘政策快車,抓住“十三五”帶來的新機遇。

  中巴新能源合作大有可為

  從事中巴貿易的絲路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周新對國際在線記者説,“一帶一路”建設為提升巴基斯坦經濟發展水準帶來福音。巴基斯坦是一個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的國家,“就連首都伊斯蘭堡都要每天停電4到6次,所以很多工業也帶動不起來”。去年4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巴基斯坦,簽署了460億美元對巴投資協議,這是歷史上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單筆投資,而且是專門針對巴基斯坦一國的,彰顯了中國的誠意,有利於拉動巴基斯坦的經濟增速。

  而這460億美元大單中就包括電力投資。周新説,他專注新能源領域已經8年了,巴基斯坦地處南亞,地理位置相當於中國新疆的伊犁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都很豐富,建電站的發電收益也很可觀。巴基斯坦人口接近兩億,人口分佈比較分散,所以,如果能就地利用風能和太陽能建電站,“對巴基斯坦人民和中企來説將是雙贏”。

  據悉,2015年3月,由三峽集團在巴基斯坦投資建設的首個風電項目——三峽巴基斯坦第一風力發電項目正式竣工,對緩解巴基斯坦電力匱乏來説可謂“及時雨”。

  印度市場擁抱“中國製造”

  印度廣東商會會長陳思對記者説,“一帶一路”戰略中印度是重點沿線國,而印度和中國都將從“一帶一路”建設中受益。

  陳思説,跟中國一樣,印度也是人口大國,但是印度的製造業並不發達,無法大面積解決就業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勢必要引進外資,利用外資和外國技術在本地開廠,以解決當地人的就業問題。而要吸引外資,首先就要開放印度市場。所以,印度總理莫迪提出的“印度製造”計劃和中國提出的“中國製造要走出國門”的戰略“剛好在‘一帶一路’上相逢”。

  陳思介紹稱,目前在印度做得比較成功的中企有小米手機等,屬於“中國製造”走出國門的成功例子。不過,印度目前還是日韓企業的天下,日韓企業在過去的二三十年已經在印度站穩了腳跟,而中企進軍印度還僅僅是開始,未來應該會大有可為。

  中國內需擴大助華商扭虧為盈

  在俄羅斯經商的華人林琪告訴記者,他們家在俄羅斯經商十多年了,一直從事製鞋貿易,把從中國進口的鞋在俄羅斯加工後賣給俄羅斯人。2015年,受俄羅斯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盧布大幅貶值,他們家的生意也受到衝擊。“當時有不少中國人在俄羅斯開設的工廠都倒閉了”。不過,在市場的蕭條中,林琪看到了新的商機,那就是將格魯吉亞的葡萄酒和俄羅斯的潤滑油出口到中國。

  林琪説,他對新開闢的業務線比較樂觀,因為現在國內的消費市場很大,消費能力也在增長,“能明顯地感覺到國內的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能力普遍比俄羅斯同等級別城市的消費能力要強”。

  林琪説,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都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所以他很關注“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政策。他説:“希望將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更有成本優勢和特色的産品引進到國內”。

  中國-新西蘭雙邊貿易升級

  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薄智躍教授關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給中國和新西蘭帶來的利好。他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西蘭作為海上國家,對於“一帶一路”建設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很感興趣。如何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擴大中國和新西蘭的雙邊合作,目前已經有一些草案出來了,但是具體細則還在落實,雙方可能還面臨一些具體的談判工作,“新西蘭方面對此高度關注”。

  薄智躍説,中國和新西蘭早在2008年就簽署了自貿協定,下一步如何利用“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加深、擴大雙方貿易合作,完成對自由貿易協議的升級,將是關注的重點。另外,新西蘭還加入了中國倡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目前部分相關工作正在開展中。

  “海外倉”建設推動跨境電商

  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的法國和美國等國的華人則比較關注電子商務和回國創業等信息。

  法國《華人街報》主編吳長虹對國際在線記者介紹,他們從今年2月下旬就開始在報紙、微信和網絡平臺上進行兩會的相關預熱報道。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産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很受在法華人關注。

  吳長虹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突出“海外倉”建設,將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當前法國已有華人成立公司,與中國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義烏推出的“義烏購”進行對接。政府在對外貿易領域中鼓勵創新、優化跨境電商成本,有利於中國産品在海外市場進一步流通。

  美國華商王湉則表示,很多華人都有衣錦還鄉、回國投資的夙願,但是面臨一些政策上的不便。很多入了美國籍的外籍華人回國投資後,由於簽證的時效性和單次入境可停留天數的限制,總是面臨每隔幾個月就要去香港或者韓國離境一次以解決簽證限制的問題。王湉説,為了更方便商務往來,希望政府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比如給外籍華人發放“回鄉證”。

  而正在美國洛杉磯留學的孟令軍則表示,他很關心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創業和就業的部分。他希望政府能給海外留學生包括已經取得外國國籍的留學生創造更多的便利條件,方便他們回國就業和創業。同時,孟令軍説,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進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他認為這將開放更多的海外産品和技術進入中國,對於互聯網等高科技産業學科相關的學生就業來説是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