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兩會:加大改革力度 股市反彈可期

2016-03-05 18:15:23|來源:央視網|編輯:楊玉國

  編者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於今日(3月5日)在北京開幕;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已于3月3日正式召開。2016年既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中國2016年國民生産總值增長目標、經濟改革、“一帶一路”建設、金融市場發展、反腐敗等重大議題,都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為此,《熊貓觀察》欄目特請關注中國“兩會”的外國專家、學者和海外華人撰寫系列文章,對上述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海外看兩會:加大改革力度 股市反彈可期

  【熊貓觀察原創】自去年6月以來,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指都一路走低,相比去年最高點位,市值已經縮水40%。2月29日,上海綜合指數收于2687.98點,跌幅為2.86%,深圳中小企業板指也下跌6.69%。

  一些知名股評分析師開始唱衰中國股市,認為中國金融市場前景黯淡。但基本常識就能告訴我們,市場是週期性的,股市波動不可避免,股指有上漲的機會,必然也有下跌的時候。正所謂,股票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誠然,中國股市的大起大落確實有些失常,但這也只能説明中國股票交易尚處於發展階段。換個角度看,也就意味著一旦監管機構的舉措得力、監管到位,我們則有可能期待一個嶄新的時代的來臨。

  改革金融監管 創造良好環境

  中國股市是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監管。今年2月,國務院新任命劉士余為中國證監會主席。他曾出任過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要振興中國的金融市場,就必須採取更加嚴格的監管制度,因此,劉士余的確面臨著不少的挑戰。有些投資人甚至覺得投資股市風險太高,不宜進入。

  要重塑公眾對中國股市的信心,證監會必須加大監管力度,堅決杜絕欺詐、內幕交易和公司做假賬等違法違規行為。只有根除腐敗,證監會才有可能重振中國股市。

  解決債務危機 去除過剩産能

  許多上市公司的債務正在急速增長。隨著大量中國企業通過並購擴大規模,銀行貸款激增,有的則跟投資銀行聯手。問題是,並購只會使公司規模擴大,還會增加債務負擔,而並不能代表成功。要想成功,需要整體商業環境強勁、健康。

  製造業的産能過剩將中國經濟置於很大風險之中。中國必須在新一輪産能涌現之前,消化掉現有庫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前代表埃斯瓦爾•普拉薩德在接受《日本時報》採訪時説,“許多債務已經流向一些已經有很多過剩産能的行業,進行一些非生産性的投資。”

  保持市場流動 吸引資金入市

  雖然中國股市仍處於低迷期,但中國政府部門已經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如向股市投放更多資金,增強金融體系流動性,以激活市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決定從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接受《菲律賓星報》採訪時指出,“中國央行降準的措施明顯是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過大、經濟不穩而出。這也表明,對於中國決策者們而言,保增長仍是要務。”

  流動性增強後,有望吸引更多資金進入股市。中國百姓向來都已投資房地産為首選,但如果他們手頭還有多餘資金,則會考慮買入股票,以使投資更加多元化。

  重塑股市形象 推動長遠增長

  過去的幾個月,中國股市確實跌得讓人膽戰心驚,但這一階段終將過去。在新任證監會主席的率領之下,證監會將大膽進行改革,重塑中國金融市場形象。而這些舉措將會助力中國股市反彈,走出低迷。中國營造出一個更加誠信、透明、監管到位的市場環境的那一天,必將是中國股價走高的那一日。(作者:湯姆·麥格雷戈,美國媒體評論員,中國網絡電視臺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