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楊貴寶履職記:貼近百姓辦實事 監督政府惠民生

2016-03-09 13:33:3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圖片默認標題

石景山區人大代表楊貴寶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李潔、楊丹):70多歲的武葆英大媽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楊莊北裏社區住了十多年。提起社區門前一條將要修建的道路,武大媽立刻滔滔不絕起來:“以前這條路特臟,是附近出了名的臟亂差地段。十多年了,一直沒得到徹底解決,多虧了楊代表,這事今年終於有了著落,我們都看到希望了。”

  武大媽説的這條路夾在兩個社區之間。周邊幾千戶居民進出社區,附近大學生公寓的2000多名師生上下課必經這條路,路邊還有一個幼兒園。如此人員密集的地段,十多年來卻只有一條6米寬的臨時路連接著社區與外界。近些年,人流量和車流量不斷增加,道路交通隱患日益嚴重。實際上,根據城市規劃,兩個社區中間預留了350米長、25米寬的鋪路地面,但是道路由誰建、如何建,這個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漸漸地,這裡似乎成了一個城市孤島,曾經雜草叢生,垃圾遍地。武大媽和當地居民多次反映,直到見到人大代表楊貴寶,這個迫切的難題終於有了轉機。

  楊貴寶是北京市石景山區人大代表,屬於基層人大代表。得知這條“問題”路後,他積極和社區居民溝通,深入相關部門走訪調研,了解到路多年未修的原因複雜。他説,剛接手這件事時,心裏有點沒底,“建小區時沒有路,十多年過去了,現在補修路,會涉及各方面利益,修多寬,怎麼修等具體問題上意見不統一,推進難度大。”

  原來,道路兩旁的兩個小區分屬兩家房地産公司。根據當時規劃,兩家公司應該各負責一半的道路建設。但是,後來小區歸屬單位發生變動,資金來源沒了著落,道路改造也就束之高閣了。另外,按規劃,這是一條城市支路,有嚴格的建設標準,包括人行道、自行車道、機動車道和綠化帶。然而,兩個小區居民對於路修多寬産生分歧。南邊小區建成時在四週蓋了圍墻,圍墻距樓體很近,最窄處不足2米,居民出行十分不便,特別是消防、急救等專業車輛在緊急情況下無法進出。拆除圍墻是必須的,但往外擴多少成了問題,外移的多,將佔用部分道路,路就會變窄。彌合居民分歧也成為一個難題。

  對於這樣一個歷史遺留的複雜問題,楊貴寶下定決心要解決這件事。他先從協調各方利益訴求做起。楊北社區居委會主任楊大紅回憶道:“都説架橋修路是造福百姓的事,但做起來太難了。百米長的路,楊貴寶找相關單位做規劃圖,聽取居民意見,這一年來一直在奔波。”

  2015年石景山區“兩會”期間,作為區人大代表,楊貴寶向石景山區政府提出了關於道路改造的建議。政府非常重視,確定北京市規劃委員會石景山分局作為項目主辦單位。楊貴寶一邊多次邀請規劃局、市管委、街道等部門與居民見面,解答疑問,回應關切,一邊組織主辦部門召開專題會研究道路改建,監督項目具體落實。本著對老百姓有交代的初衷,他全力推進項目實施。規劃委市政規劃科科長唐福海一直參與這個項目。他説:“楊代錶帶著規劃(委)同志和相關企業、居民代表,充分了解大家意見,參與制定了方案,研究落實了資金,一步一步,直到把該道路建設納入2016年區道路實施計劃。”

  付出必有回報。在楊貴寶的努力下,如今那堵“鬧心”的圍墻已經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整潔美觀的體育文化墻。雜草垃圾不見了,整飭之後的道路已顯露雛形。修路資金也不再讓社區物業負擔,而是由政府出資,預算投資2000萬元。這條“民生”路今年年底前貫通,將極大地方便居民出行,改善居住環境。

  楊貴寶坦言,當一件難事在自己的推動下,由不可能變成現實的時候,他內心涌動的是人大代表的成就感,“事情能解決就是因為你是人大代表,政府對代表建議相當重視,各方共同使勁。事情辦成後成就感很高,比我本職工作取得的成效更大。”

  在中國,人大代表不是一種職業,他們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楊貴寶就擔任石景山區國有資産管理委員會主任一職。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切實為群眾辦事,楊代表認為:“代表都是兼職,要統籌好個人時間。(本職)工作上能兼顧的兼顧,不能兼顧的,要以社區事情為主。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言人,(群眾)向代表反映(問題)更有力度。往往通過人大(代表)解決的都是不太好辦的,或者是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涉及多産權單位,需要多方協調的事。”

  46歲的楊貴寶2011年當選為基層人大代表。對這項工作,他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耐心。根據規定,人大代表每三個月要和所在選區選民見面一次,一年至少四次。見面會上,選民把社區裏的問題反映給代表,代表向選民彙報三個月來的履職情況。居委會楊大紅主任和楊貴寶在工作上聯繫很多。她説,楊代表不只完成常規動作,還附加自選動作,“(他經常)下社區跟選民見面,有時是把叔叔們、阿姨們找過來座談,有時是直接到社區走訪,發現問題後他會找相關單位,直接和叔叔阿姨們坐到一起,面對面地説問題。拉近了人大代表與選民的距離。”

  在楊貴寶看來,人大代表是百姓的代言人,是溝通人民和政府的橋梁與紐帶,向政府傳遞民聲,提出建議;替人民監督政府,向百姓彙報工作進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楊貴寶説:“首先得對得起選民,真正把他們的訴求以建議的形式(向政府反映),幫他們諮詢政府有關部門,答覆問題,你得真心地付出時間、付出精力為他們辦事。代表還是潤滑劑,人大是監督政府和法律執行的,面對的是政府部門,站在老百姓角度給政府部門提意見。”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楊貴寶始終關注民生問題。除了道路建設外,他還幫助社區居民修建無障礙通道,疏通道路違建,答覆居民關於社區閒置地塊的使用問題。今年,楊代表正在對國資委向民生、養老領域傾斜投資進行調研,繼續推動民生建設。

  我國現有各級人大代表260多萬。楊貴寶作為其中之一,對工作執著、認真。這種態度給規劃委的唐福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讓他對人大代表有了更多期待:“如果我們的人大代表都能夠腳踏實地地抓群眾關心的實事、小事,認真履職,一件一件扎紮實實地落實,我想我們這個社會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