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新實體經濟的巨大貢獻不僅在納稅

2017-01-04 08:17:09|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王瑞芳

  經濟沒有實體和虛擬之分,只是有新舊之別。比看得見的納稅額和就業機會更偉大的貢獻是,新實體經濟的代表企業在深深嵌入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同時,用他們的企業家精神改變著中國企業,用他們的創新和創造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觀念,改變著中國的産業和經濟結構,為實體經濟找到了方向和未來。

  BAT幾大互聯網企業給中國企業帶來的一大變化是,從過去比投資、比收入、比老闆的闊,到如今比捐贈、比納稅額、比各種社會貢獻。新年伊始,幾大公司就競相向公眾曬自己的社會責任清單。比如,阿裡巴巴發佈數據稱,2016年阿裏集團與螞蟻集團全年納稅238億元,平均每個工作日納稅近1億。此外還公佈了帶動平臺納稅至少2000億、創造超過3000萬就業機會等多項數據。(相關報道見北京青年報版)

  去年有一句勵志語“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先賺一個億再説”紅遍網絡,相比每天賺一個億,每天納稅一個億是什麼概念?有人統計過,在不同的城市,一名普通的上班族要賺一個億,北京人需要901年,深圳人需要1002年,武漢人需要1316年。有個詞叫“納稅大戶”,一般來説,企業年納稅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就算得上納稅大戶了——日納稅就近1個億,真算得上超級納稅大戶了。

  記得去年5月,杭州媒體有一條新聞説,“杭州12家頂級企業去年平均每天納稅超1億元”。一年之後,一家頂級企業的日納稅額就近一億元,這見證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裂變式發展,更是新實體經濟在中國的高歌猛進。

  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帶來更多的增長,才會繳納更多的稅,納稅額是一家企業、一個行業對經濟貢獻度的重要指標。從納稅數字的飛速提升,可看到新實體經濟對中國經濟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前段時間,有人充滿不屑地説“90後開網店是國家隱患”,把年輕人開網店與實體經濟對立起來,在新經濟扮演如此巨大作用的今天,竟還如此故步自封,實在有人説不過去了。嚴格説來,經濟沒有實體和虛擬之分,只是有新舊之別。正如一位企業家所説:抓住機遇創新,那就可能以全新的形態創造未來,而漠視機遇一味抱怨,就不可避免被邊緣化,甚至慘遭淘汰。對於新事物,如果今天看不見,那就明天看不懂,後天肯定來不及追趕了。

  納稅光榮,巨大的納稅額體現著新實體經濟對社會舉足輕重的貢獻。其實,這些企業對當下經濟社會的貢獻,遠遠不止那些看得見的層面——本身巨大的納稅額、平臺所帶動的納稅、創造的就業機會、反哺傳統産業的資金、技術研發領域的投入等等。比看得見的納稅額和就業機會更偉大的貢獻是,新實體經濟的代表企業在深深嵌入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同時,用他們的企業家精神改變著中國企業,用他們的創新和創造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觀念,改變著中國的産業和經濟結構,為實體經濟找到了方向和未來。

  中國人已經生活在新實體經濟之中,新實體經濟已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讓人們無法離開——尤其是作為消費主力的中産白領,已經像離不開空氣一樣離不開新實體經濟。一個白領,日常生活也許可以離開某個生産冰箱、電視、空調、筆記本、手機的企業,覺得這些企業跟自己離得太遠,但無法離開微信、淘寶、百度、京東、滴滴等等——每天都有大批傳統企業離場而去,人們可能毫無感覺,但哪怕這些新實體經濟企業的某個小程式出現一丁點故障,可能都會讓人們的日常生活陷入焦慮和混亂。

  把人們拉進深度的互聯網生存,讓人們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離不開,這就是新實體經濟的強大和偉大之處。不僅普通人離不開,傳統企業更離不開,比如每年創造銷售奇跡的“雙11”,並不只是電商的盛宴,更是製造商的盛宴,因為網店賣出去的東西都是製造商生産的,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被納入到新實體經濟的生態圈中,在進入這個生態圈中完成自身的升級。

  向新實體經濟致敬,不只因為他們的納稅額。一家企業日納稅近億元,你可能沒有感覺,覺得跟自己沒關係,可假如這樣的企業停止運轉一天,甚至一小時,陷入焦慮和混亂的你就知道新實體經濟是如何重要了。百度的一個小變化,阿裏的一個小創新,微信的一個小程式,都可能成為改變人們習慣的大新聞,甚至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的潮流,這就是新實體經濟的力量。(曹林)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