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關注到今年3%的財政赤字率,稱中國在調節預算赤字上仍有一些靈活性。報道還關注到關於個人所得稅改革、軍費預算、繼續發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減輕企業稅負3500億元等問題。路透社報道稱,中國努力確保對金融風險的控制,將嚴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限額。
《日本經濟新聞》關注到中國小幅下調了增長率目標。報道稱這是為了“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透露出防止經濟大幅下行的方針,顯示出支撐經濟發展、確保經濟穩定運行的意向。
香港《星島日報》發表評論,港人並非不可以爭取更多民主自由,但是如果超越了中央的“一國”底線,或者把社會扯在中央的對立面,只會是下下之策,甚至是罔顧現實的“自毀”。從香港最大利益的角度看,上策是乘搭中國發展的順風車,政治上贏得中央信任,經濟上增加實力,以這樣的基礎,為民主及民生發展營造有利條件。
台灣《旺報》發表題為《有感好政策》的微評:全面取消電信營運商在境內收取長途費及漫遊費,此項新政獲得廣泛好評,是真切讓人民有感的好政策。
《澳門時報》稱,中國經濟的發展將建立在注重品質和效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質增效,令經濟發展更加平衡,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從兩會看內地與澳門的關係,我們堅信,國家好、澳門好,澳門好、國家一定會更好!”
法國《歐洲時報》關注到今年兩會報道的融媒現象:每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同時也是一場媒體報道盛會,今年各主流媒體通過媒體融合,搭建新媒體傳播平臺,廣泛引入新技術,報道形式更加鮮活接地氣,會內會外互動進一步加強,拉近了兩會與老百姓的距離,報道效果更加突出。(海外網劉 強 郝偉凡編譯 尹曉宇整理)
(原標題:境外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