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言“一帶一路”建設 呼籲僑聯等更多民間力量加入

2017-03-12 16:03:0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雯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政協年度例會上,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帶著建設一帶一路的提案,呼籲更多企業及民間力量參與並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的華堅集團是全球最大女鞋生産企業之一,月産鞋200萬雙左右,主要銷往美國市場,是眾多國際品牌的代工廠。幾年前,華堅集團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投資建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副主席、華堅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華榮介紹説,當初他看到埃塞俄比亞作為“一帶一路”的東非門戶,最需要解決就業和出口創匯等問題,所以他就到當地投資。目前,華堅集團為當地女工提供了六千個工作崗位,很多人工作四五年後,買了房子結了婚,整個家庭的生活也得到保障。談到中國民營企業如何借“一帶一路”走出去,張華榮認為,企業首先要做好充分準備,並將溝通放在首位。

  張華榮説:“風險有法律風險、有政府誠信風險、有社會不理解的風險、還有企業金融和管理的風險,所有風險都是存在的。只要我們很長遠地很誠信地支持別人的發展,彼此需要,需要多溝通,需要用講話溝通的方法去解決(面臨的風險和問題)。”

  據中國商務部部長鍾山介紹,自2013年中國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以來,“一帶一路”的合作成果超出了預期。去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達145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沿線20多個國家建立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增加了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如何找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需求,實現雙方共贏;如何規避風險,和當地政府民眾充分有效溝通,都是企業走出去需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正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政協年度例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紛紛就“一帶一路”合作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副部長陳健認為,在國家的宏觀戰略和基層企業之間,還需要搭建橋梁來提供服務。

  陳健説:“現在的情況是,宏觀層面已經很清晰了,基層就是企業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這兩個力量似乎沒有完全碰撞在一起,這裡面我認為可能缺一個層面的工作,就是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中端設計問題,中間的這一端要對符合上面意圖和雙方需要的具體項目挖掘出來,從而引導企業去做,事實上可以在一定的層面上搞服務中心提供服務,做大量工作。”

  談到橋梁工作應該由誰來做,全國政協委員、莊士集團董事長莊紹綏建議,可以發揮僑聯等民間組織的力量。他説:“我希望國家可以成立一個一帶一路的管理委員會,通過外交、僑聯這麼多年在海外跟華僑聯絡的經驗,因為每一個國家都不同,在它的文化、政治、宗教、老百姓習俗都不同的情況下,投資不同的國家應該用不同的方法。”

  談到海外華僑華人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作用時,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喬衛認為,要確立“三方共贏”的視角,讓中國、住在國、華僑華人都能從中受益,可以制定相關政策或設立專項基金,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時借助華僑華人力量。 

  喬衛説到:“毫無疑問,廣大華人華僑是中國夢連接住在國人民夢想的有效橋梁,他們比中國企業更加了解住在國政府和民眾需要什麼,喜歡什麼,信賴什麼。更加熟悉用什麼樣的方式支撐,才能贏得當地民心,更加懂得如何融合中外智慧去破解文化差異帶來的溝通交往方面的困難。所以應該支持華僑華人不僅僅從中國的利益考慮,更要從住在國利益考慮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這樣的角度有助於做活一帶一路這盤大棋局。”

  今年5月,北京將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舉行相關主題的會議。期待更多國家、企業和人們,在一帶一路合作中找到自己的機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