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國·這五年)三農:普惠金融如何讓一位苗家女子致富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7日電(畢彤彤)三月的一個清晨,天微微亮,28歲的苗家女子王高群已經背上籮筐準備出門採摘茶葉了。在貴州省丹寨縣交圭村附近的茶山上,王高群家的茶樹排列整齊。這五年來,她逐漸將茶園擴大到了100畝,賣了今年的春茶,足以還上去年擴建茶園的貸款。
“三農”問題一直是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下髮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並多次提出要綜合運用財政稅收、貨幣信貸、金融監管等政策措施,推動金融資源繼續向“三農”傾斜。
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提出,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在制度方面要推進農村金融組織、制度、服務創新。隨著普惠金融的深入開展,農村金融制度的逐漸完善,這五年來,借助金融的力量,一戶戶農家的收入在逐漸增加,生活得到改善,鄉村生機盎然。
改變命運的兩筆借款
王高群就是農村普惠金融的受益者之一。
2013年王高群加入了當地剛成立的朵往頌創新農業專業合作社,社員們通過種植茶葉、發展黑毛豬養殖等,賺到了第一桶金。王高群也在社員們帶動下種起了富硒茶,並借助合作社的資金互助解決了“啟動資金”的難題。
經過挨家挨戶長達半年多的遊説,王高群最終承租了各家農戶共100畝荒山,但在茶葉種植和維護中,購買肥料等各類支出讓王高群的資金再度緊張。2016年4月,她在某家垂直農業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上申請了2萬元借款,很快就有26位出借人支持了王高群。在今年的春茶採摘後,王高群還可以通過該平臺的“良品計劃”向城市人群推介自己的富硒茶。“希望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喝到我們親手制的茶。”王高群盼望著。
今年4月份,王高群如期償還了2萬元的貸款,每位資助她的出借人也得到了約2%的收益。據了解,王高群的借款利息與銀行的借款成本相倣,該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借款成本最主要的部分來自於線下的審核工作,審貸員要深入農戶進行信息核查。
給鄉村貧困農戶提供平等的借款機會,對幫助他們開展經營生産,提高生活水準至關重要。對於他們來説,一筆小額借款甚至可以改變命運。調研數據顯示,累計借款每增加100元,可以使得借款家庭年收入平均增加27元。而近70%的農戶表示,1萬-5萬元的借款額度能夠滿足其目前的生産需求。
過去五年,依靠各類農村普惠金融渠道,還有更多像王高群這樣的農戶解決了自己的資金需求。
農村金融百花齊放
“王高群們”的資金難題被迅速解決,這背後是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金融資源對農村地區的傾斜。過去五年,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已經進入農村金融領域。
2014年銀監會起草《關於落實普惠金融要求推進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的報告》,提出不斷豐富金融服務主體,積極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體系。2017年5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大型商業銀行2017年內要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的設立,隨後各家銀行相繼宣佈在總行層面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秘書長白澄宇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採訪時介紹到,目前農村金融主要分為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如近年來為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扶貧小額貸款辦理工作。而商業性金融如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等提供的各種農村金融服務。
近年來,農民資金互助業務逐漸在全國各地試水,王高群也曾靠農民資金互助獲得了種植茶葉的第一桶金。目前浙江、四川、湖北、安徽等全國多省市都開始試行農民資金互助業務。據白澄宇介紹,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農民資金互助業務已經有非常成功的經驗。
“這幾年隨著中央有關政策支持、銀行改革和技術創新,普惠金融對農村市場的滲透非常迅速,市場覆蓋率越來越高,農民的資金需求日益得到滿足。”白澄宇表示。
科技助力農村金融更快一步
金融科技也在助農領域大放異彩,並加快了農民資金的可獲得性和獲得速度。
零壹智庫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末,涉足農村金融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有393家,其中專注農村金融的平臺約43家。以螞蟻金服數據為例,截至2017年3月底,已為超過1.6億農民提供包括信貸、保險、支付等在內的金融服務,服務農村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種養殖戶175.7萬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認為,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新技術,解決農村金融原有的一些成本問題、信息不對稱以及信用評估難的問題,供給方面需要特別注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與此同時,中國的農村金融經驗也得到了其它國家的認可。今年9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中國農業部共同主辦的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項目培訓班上,多位南南國家農業部代表表示,要將中國在農村金融的經驗帶回自己的國家。
(原標題:三農:普惠金融如何讓一位苗家女子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