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時光】中國文化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形成 國家形象提升得益於多重因素

2017-10-20 17:16:0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昀):十九大報告提出,當代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目前,中國文化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基本形成。在十九大新聞中心20號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還透露了中國國家形象提升背後的因素。

  中國目前的圖書出版、電視劇制播、電影銀幕數均世界排名第一,電影市場世界領先,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引起強烈反響。據中宣部副部長、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志軍介紹,文化領域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形成,“文化建設發展,我們更加注重深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突出制度創新,文化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形成。文化體制改革有重大突破:先後出臺了兩效統一、媒體融合發展、高端智庫建設、文藝評獎改革、扶持戲曲和影視業發展等70余個文件和有關政策,理順了內外宣體制、互聯網管理體制,積極推動建立國有文化資産管理體制,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組織開展了文化領域一系列重大改革試點,搭建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制度的‘梁’和‘柱’。”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3.08萬億元,佔GDP比重提升到4.14%。

  執政黨的文化發展理念思路有重大創新,中國的文化事業、文化産業才有體現在數據中的重大成就。而中國共産黨理論創新也有了最新成果。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夏偉東認為,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理論創新的標誌性成就,“中國共産黨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傳統,也是中國共産黨的巨大優勢,就是始終堅持用與時俱進的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每推進一步,理論創新和理論武裝也必然向前推進一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理論創新的標誌性成就,是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不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一創新理論的科學指導。”

  談到中外文化交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在回答韓國記者的提問時特別強調,文化交流關乎著民心所向,關乎著情感選擇,“在這裡我想特別強調的是,文化交流不是一般的商品交易或貨物貿易,文化交流關乎著民心所向,關乎著情感選擇。所以我們説文化交流是有溫度的交流,這個溫度就來自於人心和情感。民心相通了,情感相融了,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也一定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取決於情感的溫度。”

  在著力加強文明交流互鑒、促進民心相通,深入開展文化交流的同時,中國也在不斷加快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目前,覆蓋城鄉的國家、省、市、縣、鄉、村(社區)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已經基本建成。為補上中西部地區和部分農村地區文化服務較少的“短板”,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提出了三個關鍵詞:基本、標準化、均等化,“具體措施概括起來説,我們把它概括成‘四個有’。有什麼呢?有標準、有網絡、有內容、有人才。一是有標準,我們制定了《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我們正在推動各地把這些標準逐一落實,變成群眾實實在在的文化生活。二是有網絡,使服務可以通達各地、通達基層。三是有內容。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文化供給。四是有人才,靠人才來建設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