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非洲記者積極評價十九大報告:中國民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2017-10-23 15:12:3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何濱):十九大報告引起了正在北京參加報道十九大的非洲記者的極大關注。西非國家布隆迪《新生報》、多哥《多哥新聞報》和塞內加爾《太陽報》等媒體的記者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積極評價了十九大報告的內容。

  《太陽報》記者迪烏夫認為,這份報告不僅回顧了過去五年的發展成就,更重要的是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做出部署。他表示,這種戰略部署非常重要,“報告闡述了未來五年的發展任務,更重要的是確定了到本世紀中葉要實現的目標。習近平提出,要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報告確定了從2020年到2035年要實現的目標,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我認為,這種戰略規劃非常重要。”

  《新生報》記者班迪娜認為,這份報告具有重要意義。報告表明,中國共産黨是一個不斷進取、與時俱進的政黨,“當今世介面臨著諸多挑戰,貧困、疾病、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落後、各國的互聯互通問題。中國共産黨將這些挑戰考慮在內,與時代發展同步。中國共産黨在中國(的實踐)是成功的,她為其他國家樹立了一個典範。”

  《多哥新聞報》記者卡塔卡最為關注的是十九大報告中關於改善民生的內容。他表示,過去五年,中國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關注的報告內容)首先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過去幾年,(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過去五年,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這在我看來是巨大的成就。在中國期間,我訪問了很多省份,在各個省份,我們都會遇到很多受益於政府脫貧努力而擺脫貧困的人。”

  十九大報告擘畫了中國未來發展的藍圖。十九大後中國的發展前景也受到非洲記者的熱議。《多哥新聞報》記者卡塔卡認為,如果未來數年內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並不令人意外。《新生報》記者班迪娜也對中國的發展前景充滿樂觀,“我對中國的發展前景充滿樂觀。中國必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對此確信無疑。中國是一個善於合作的國家,她相信眾行致遠。她致力於與各國實現包容發展。正是這種包容性使得中國成為世界大國。”

  “一帶一路”建設也是非洲記者關注的重點。《新生報》記者班迪娜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由中國首倡的,但並非中國的獨唱,因此具有全球意義。我們認識到,這項倡議面向世界各國。中國不僅自身發展,還幫助其他國家發展。”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援助力度,促進縮小南北發展差距。非洲記者對此予以積極評價。《多哥新聞報》記者卡塔卡認為,絕大多數非洲都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援助力度,將促進非洲發展。《新生報》記者班迪娜表示,這表明中國樂於幫助非洲國家發展進步,“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中國宣佈向非洲提供超過600億美元的發展援助。如果説中國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那是因為她願意看到各國共同發展。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幫助非洲擺脫貧困,完善基礎設施。中國向我們提供資金,派遣技術人員、醫療隊員和各類專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是中國的智慧。這表明,雖然中國發展了,變強大了,但樂於幫助非洲國家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