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增進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從2013年至2016年,扶貧開發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農村貧困人口每年減少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中國的脫貧攻堅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減貧行動讓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並第一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數據顯示,2013-2016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10.7%,比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快2.7個百分點。至於消費,2016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331元,與2012年相比年均增長11.7%,且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6%。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打出“組合拳”,才能啃下“硬骨頭”。黨的十九大報告就指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比如寧夏永寧,其就通過福建區域對口幫扶戰勝了“苦瘠甲于天下”的貧困;比如貴州黎平,其也靠“互聯網+”開啟了“造血”扶貧的新路子。
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精準施策、定向發力,中國式扶貧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從2013年至2016年,中央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促使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精準度更高。得益於精準發力,貧困群眾生活水準明顯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全國28個貧困縣摘帽,更是國家設定貧困縣31年來貧困縣數量第一次凈減少。
“中國答卷”靚麗多彩,“中國奇跡”惠及世界。四年來,健康扶貧、就業扶貧、旅遊扶貧等多管齊下,脫貧攻堅“中國奇跡”世界矚目。聯合國副秘書長泰格埃格奈瓦克•蓋圖強調,中國的減貧經驗值得所有發展中國家學習;菲律賓國家減貧委員會主席黎薩•馬薩表示,中國減貧成效卓著,其經驗值得許多仍在與貧困做鬥爭的國家學習,精準扶貧政策必將助力中國在2020年前消滅絕對貧困。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頭號民生工程,更是沉甸甸的責任。黨的十九大報告莊嚴承諾,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然脫貧攻堅越往後,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精細工作。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我們就應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匯聚各方力量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讓13億多百姓越來越有“獲得感”。(楊飛 陜西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