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單
媒體資源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對內廣播頻率廣告的代理公司是?

    國廣傳媒發展有限公司(業務聯繫電話:18910056160)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對內廣播頻率輕鬆調頻、勁曲調頻、環球資訊廣播廣告業務的總代理公司。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對內廣播可投放廣告的頻率有哪些?

    環球資訊北京FM90.5(頻率包括廣州FM107.1、重慶FM91.7、天津FM105.4);輕鬆調頻北京FM91.5;勁曲調頻北京FM88.7、上海FM87.9、廣州FM88.5

區塊鏈裏的媒體生意:挖人大戰已打響,泡沫之後或僅有十來家存活

 

藍鯨傳媒——馬思嫄_NY9160

正月裏來,關於區塊鏈話題的討論儼然達到最高點,並伴隨著幾個“大新聞”:

首先是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高調宣佈創辦的鏈得得APP上線;接著,年初二一個淩晨3點交流群,讓各路大佬和明星投資人們夜不能寐;隨後,網易丁磊高調現身辟謠,稱從未擁有過比特幣;再接著,鏈得得和金色財經圍繞洗稿與否展開口水戰,吸引諸多目光;而在國外,《華盛頓郵報》副總裁跳槽區塊鏈媒體Po.et的消息,也讓更多傳統媒體人躍躍欲試。

而伴隨著相關話題的熱度持續向各個圈層擴散,區塊鏈相關的媒體平臺也在快速增加,據藍鯨觀察,目前比較活躍的區塊鏈媒體包括:

耳朵財經、金色財經、未來財經......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高調推出“鏈得得“,則標誌著頭部的科技媒體開始全面發力區塊鏈報道,一家TMT媒體的主編也表示,已經預留了區塊鏈相關頻道,正在策劃內容。

資深自媒體人“萬能的大熊”今天對藍鯨表示,目前做區塊鏈的媒體挺多,但主要還是側重於商業化這塊即發幣和圈人,真正的報道價值還未體現,整體呈現出兩極化。而從鈦媒體和金色財經近日的版權大戰也可以看出,目前行業內高品質的報道依然比較稀缺。

産業的崛起必然需要催生媒體服務的需求,互聯網的多輪迭代催生了龐大的TMT報道領域,P2P的興起則催生了一批互聯網金融媒體,區塊鏈的崛起同樣意味著媒體的生意。

虎嗅年度作者辯手李慕陽認為,區塊鏈特別是幣圈有很強的媒體剛需:“市面上有那麼多要做ICO發幣,都需要包裝來説服韭菜,而這靠的就是投資人大佬和媒體”。另外,由於不少傳統産業生存困難,現在都想通過發幣來賺錢,也意味著市場體量。而就在日前,有網友爆料某90後小哥靠運營區塊鏈公眾號發家,已提了輛保時捷Panamera,更是讓人眼紅。

藍鯨今天建了一個區塊鏈媒體討論群,不過多時便吸引了各路媒體人關注,甚至一些時尚生活類的KOL也開始招聘金融科技類記者,理由是“先佔個坑”;但相比于主動分享,大部分媒體人卻又更願意潛水和提問,畢竟,對於區塊鏈和虛擬貨幣這樣的話題,一個是全新事物,一個是政策紅線尚不明晰,保持謹小慎微依然是最妥當的姿態。

而從今天下午群內討論情況來看,關於區塊鏈相關的媒體創業,媒體人普遍關心的問題包括並不限于:

1、選題把控(比如篩選消息的可靠性,防止假消息特別是惡意做空消息?)

2、平臺的用戶情況?

3、區塊鏈媒體如何用於垂直領域比如體育和遊戲?

4、如何解決人才和融資兩個難題?

5、區塊鏈媒體的盈利情況?

6、如何應對監管風險?

對此,藍鯨邀請到了幣世界合夥人、內容主編馮軍和共享財經創始人、前資深財經記者史青偉,分別做了區塊鏈媒體創業的一些經驗分享。

捏準選題和受眾,快訊和信息披露才是靠譜的産品

區塊鏈媒體幣世界合夥人及內容主編馮軍回憶稱,區塊鏈初期的火爆,已帶動了媒體圈子創業,特別是比特幣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的瘋狂狀態,更促使了大量小白涌入,據他觀察,年前這一段時間,大批自媒體開始進入區塊鏈領域。

“目前區塊鏈行業分兩個方向,一個鏈圈,一個幣圈,起初自媒體關注的大部分是幣圈消息,包括行情、幣種等,整個市場上是比較小,最近關於鏈圈的消息在增多,比如三點鐘社群關於鏈的討論越來越多。”馮軍認為,區塊鏈自媒體還是不要把自己定位成金融媒體或者證券媒體,更多還是關注行情和公告,整理消息線索,及時地推送到用戶手裏幫助決策參考,因此快訊是最合適的産品形態。

另一家區塊鏈媒體“共享財經”的創始人史青偉則表示,將重點開發信息披露相關的産品,據了解,去年5月份共享財經做了一個信息披露的東西,並提交給監管部門, 希望監管層給予更多的規範和引導,“任何一個資産最核心的肯定就是信息披露。”他表示。

目前來看,區塊鏈報道裏,做空類的消息往往最容易引發讀者中的憤怒情緒,而這也為整個産業的發展埋下陰影,鴕鳥創投一位記者今天對藍鯨表示,幣圈惡意做空消息太多,一個山寨的新聞源+沒有署名+胡編亂造的文章就能傳遍微信群,稍微有點新聞敏感度和經驗的可以看出來,用語主觀,賊喊捉賊,誇大其詞。但是大多數韭菜看到標題和內容就被唬住了,配合二級市場拋量,多天陰跌,韭菜就慌了,套路一遍又一遍。缺乏監管,這個市場對普通韭菜太不公平,查到惡意做空信息的發佈源頭是當務之急。

人才和融資,區塊鏈媒體的兩大瓶頸

不少區塊鏈媒體人都坦言,最難的還是人才儲備,由於行業成熟人才幾乎沒有,目前主要是靠傳統的財經媒體招聘人才,但很多記者依然持觀望態度,行業認知也有限,另外培養成熟記者的週期也較長,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人才稀缺導致了目前整個區塊鏈媒體都在用很高的價格挖人,這也催生了行業本身的泡沫。

“很顯然一個垂直領域有這麼多家媒體本身就不合理,而且也不夠專業,這個行業需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區塊鏈媒體“共享財經”創始人史青偉指出,由於目前的采編隊伍多數不懂技術,確實很難寫出非常有説服力的東西,反而是稍微懂技術的産品經理,在做社區和社交媒體運營上更具有優勢,另外方面就是一些早期的玩家參與媒體創業,這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做的時間更早,也不需要專門做個媒體,而是偏向社群。不過,也有觀察者指出,雖然做技術和産品經歷比記者更有優勢,但目前做區塊鏈媒體創業的依然以記者為主。

殘酷的挖人大戰比拼的是融資能力,“行業太燒錢,包括挖人都是哄抬薪酬,但他認為,目前依然是區塊鏈媒體創業的很好時機,“首先是錢越來愈多,錢的來源更加豐富多元,這是最最主要的,然後行業在壯大。”馮軍認為。

走向專業化,可能是區塊鏈媒體的必然選擇,即實現從選、編、審、發等環節的把關,無論是直播還是付費産業,都經歷了這樣的迭代過程。而由於區塊鏈産業自身特性,人工審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馮軍介紹稱,目前平臺招聘進來也都要就是首先要一些基本培訓,儘量做到逐漸減少假消息的發佈概率。

馮軍預計,未來留下來的相關媒體可能就十家左右,每一個媒體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和用戶基數,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區塊鏈媒體的轉型與盈利

在前資深財經記者、區塊鏈媒體共享財經創始人史青偉看來,鏈和幣其實分不開,現在談商業落地還很早,在專業性上,一些懂技術層面的人員或者産品經理可能比媒體人更有優勢,目前一些大的媒體進來對整個行業來説是好的事情。在監管這一層面,他認為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擁有自己獨立的平臺,不能單獨依賴微信。

2015年年中,史青偉正式開始從事區塊鏈的創業,起初想做一個區塊鏈眾籌平臺,但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包括流動性,“當時做區塊鏈還真沒有什麼創業公司,發現區塊鏈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剛好自己也在做媒體,所以就做了這樣一個區塊鏈媒體,一開始大家都是聚焦鏈圈上的東西,所以16年做了很多鏈圈上的報道。”

但他很快發現,區塊鏈很難跟幣分開,直到現在區塊鏈也沒有什麼很好的商業模式,雖然也有技術開發和跟金融機構討論,但發現業務很難推進,他認為目前商業落地依然為時尚早。

“直到現在,早期做鏈的包括一些知名公司據我了解基本上紛紛都轉向做幣的業務。要麼開始發幣,要麼已經在籌備發幣,要麼在和其他的公司合作,所以基本上區塊鏈和幣基本上沒有一個太大的界限,雖然大家口中不會去過多就討論幣這個東西,但是他都很清楚,一個做革命性的東西可能真的少不了幣。”史青偉認為。

以共享財經為例,一開始想做區塊鏈眾籌平臺,發現發現區塊鏈眾籌的技術特點跟ICO非常相似,做媒體的時候也投了一些項目,比如NEO QTUM Vechain 等,今年平臺會繼續加大投入,目前有二十人左右,接下來會擴張到四五十人。

談到媒體的盈利模式,史青偉表示,核心的可能並不是在賣廣告這一塊,更多的可能是變現快,大家可能聽説做媒體賺錢,可能更多地通過從事一些泛金融的業務,但是踩著政策的紅線做這些事情肯定是不可持續的。按照史青偉的説法,共享財經目前的盈利情況可以用“寒酸”來形容,大概夠二三十個人的開銷,“當下更重要的是打磨自己産品,現在也有一些大的媒體進來,這是一個好的事情。” 他認為。

史青偉認為獨立的媒體産品形態和平臺很重要,單單靠微信公眾號是難以持續的,相比于監管,區塊鏈媒體平臺更重要的在於自律,“因為垃圾幣和行銷類項目確實太多,所以在商業合作社需要特別注意,一旦發生什麼負面,對這個行業的影響也會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