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丨    外眼看兩會    丨    帶著問題上兩會    丨    直播兩會    丨    代表委員之聲    丨    專家評兩會

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數字經濟”:從“促進”到“壯大” 該怎麼走?

2019-03-06 10:09:09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 賈雪靜

  中青在線北京3月6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翀 )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傳統行業互聯網轉型升級……這一串話題的背後是近年來全國兩會對數字經濟發展的聚焦。2017年,數字經濟首次寫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2019年,全國兩會政府報告再對數字經濟著墨,稱“壯大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為何如此受重視?

  此前上海社科院發佈的一項報告指出,數字經濟正在席捲全球,全球經濟向數字經濟遷移已經勢在必然,數字經濟已成為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而世界經濟論壇則給出過一個研究數據: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長0.5%至0.26%。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直言:“數字經濟給全球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都帶來了巨大動力,各國也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紛紛擬定數字經濟計劃。”在他看來,所謂數字經濟,可認為是由互聯網産業高速發展帶來的新經濟模式,為國民經濟的增長提供了全新動能,促使社會變革邁入里程碑式的一步。

  如今,數字經濟是各國博弈瞄準的新舞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錯過數字經濟的紅利,中國也不例外。

  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就做過初步測算,2018年上半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GDP比重達到38.2%。

  《2018中國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指出,隨著居民消費升級以及信息通信技術與傳統産業的加速融合,我國數字經濟未來整體上仍然會呈現加速增長態勢。預計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6.4萬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19.4%。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壯大數字經濟,再次明確數字經濟的信心。”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説,如今,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茁壯成長,其與傳統産業融合創新,將對舊有經濟模式進行顛覆和重塑,為實體經濟插上“翅膀”,帶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讓整個數字經濟完整的形成起來。

  數字經濟應在哪些領域發力?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連續五年將人工智能相關提案帶上兩會,今年他最新的提案內容涵蓋構建車路協同的智慧交通、完善電子病歷管理制度及加強人工智能倫理研究三個方面。

  以智慧交通為例,李彥宏表示,緩解交通擁堵通常以擴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手段,但因物理空間有限,傳統方式已無法有效緩解擁堵;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構建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對交通的“全面感知、全局決策、實時控制”,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把目光投向了5G應用和物聯網發展。

  “5G是數字經濟新引擎,産業應用不限于智慧手機、基站建設等領域,更會推動物聯網、區塊鏈、視頻社交、人工智能産品與應用的發展。”雷軍説,目前受制于5G基礎建設尚未完成,相關標準尚未明確,5G的服務與應用資源也不夠豐富等因素,5G的産業發展仍存在困難與挑戰。

  但考慮到5G是各國未來一段時間主要信息基礎設施和技術競爭關鍵領域,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由此,雷軍建議提前佈局5G産業應用,推動5G與物聯網的創新融合發展。

  數字經濟之路應該怎麼走?

  數字經濟之路該怎麼走?這是一個涉及到如何化封閉為共享、使發展與穩定能平衡、讓創新和監管“共舞”的問題。

  孫丕恕説,人工智能的發展依賴於計算力、演算法、數據資源三大支撐,其中數據是基礎。然而在我國,海量數據中,20%是互聯網數據,80%是組織數據,組織數據中的80%由政府掌握。目前政府數據共享程度不夠、政府數據開放程度不夠、政府掌握社會數據不全面的現象依然存在,很大程度制約了數據的高價值釋放。要讓“死數據”變成“活水之源”,需推動政府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

  “阻礙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正是部分對數據的開發和利用沒有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展開,損害了公眾的合法權利,也不利於大數據産業和數字經濟的長久健康發展。”張近東表示,相關立法滯後造成敏感信息的安全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合法合規前提下的數據管理和共享缺少統一的規範和標準,跨境數據的保護和合法共享缺少有效的國際溝通交流機制是造成上述現象的主因。

  張近東認為,應該從法規制定、政府引導、資金扶持、大眾支持、國際合作等角度,強化數據安全保護,發展高品質數字經濟。

  在數據安全方面,老百姓最為關注無疑是個人隱私保護。孫丕恕説,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越來越重要的“生産資料”,任何數字産業的發展,智慧應用的升級都需要數據發揮作用。而保護數據隱私與合法、合規使用數據,發展數據産業並不矛盾。

  他以浪潮集團推動政府數據開放運營的過程為例介紹説,從數據的匯集、治理,保護到今天的授權運營,浪潮探索出了合法、合規使用數據的經驗與方式,且在技術層面做到了數據“可用而不可見”,保護數據隱私的同時,還能服務於民生與社會發展。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數字經濟”:從“促進”到“壯大” 該怎麼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