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中國日報網評:抗擊疫情,傳遞中國力量
2020-06-09 19:53:59來源:中國日報網編輯:楊玉國

  作者: 余銘 

  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白皮書分“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防控和救治兩個戰場協同作戰”“凝聚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四個部分,系統梳理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歷程,全面總結中國抗疫的經驗做法,深刻闡明全球抗疫的中國行動、中國理念、中國主張。

  面對突發疫情侵襲,中國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統籌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前所未有地採取大規模隔離措施,前所未有地調集全國資源開展大規模醫療救治,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改變了病毒傳播的危險進程。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成就,靠的是“對人民負責、對生命負責的鮮明態度”,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權、健康權;靠的是“14億中國人民堅韌奉獻守望相助”,無數人馳而不息、英勇奮戰,付出難以想像的汗水和智慧;靠的是“高度重視國際合作”,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加強國際抗疫合作。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中國贏得讚譽實至名歸,”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説,“我們看到中國採取了扎紮實實的防控行動,減緩了疫情擴散速度。事實自己會發聲。”

  中華民族立己達人、兼濟天下的情懷不會改變。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加深,各國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中國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始終不忘回饋國際大家庭。在7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針對新冠疫苗問題回應稱,中國對疫苗的研發堅持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如果中國的疫苗完成研發,會認真落實中方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的承諾,將其作為全球公共産品向全球提供。同時,將在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用於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抗疫鬥爭以及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此外,中國正同二十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已宣佈向77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暫停債務償還。在積極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的同時,我國又以自身的發展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符合歷史潮流,順應世界大勢。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能更好。面對新冠病毒的嚴重威脅,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而不是某個國家、某個種族。西班牙《世界報》稱,隨著疫情在中國逐漸消失,中國在世界目光中的角色已然轉變——從最初承受嚴重偏見到如今廣受各國讚賞。尼泊爾《共和報》也發現,“指責中國做法的那些國家,如今正在追隨中國遏制疫情的步伐”。新冠病毒是人類未知的新病毒,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需要科學家和醫學專家進行研究,基於事實和證據得出科學結論。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源於中國人民的古道熱腸,源於對其他國家人民遭受疫情苦難的感同身受,源於面對災難同舟共濟的人道主義精神,源於大國的責任和擔當,絕非輸出中國模式,更不是為謀求所謂地緣政治利益。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辛歷程載入史冊,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繪就人道主義的偉大畫卷,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最好詮釋。面對困難和挑戰,希望和信心尤為重要。世界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日益增多,但求和平、謀發展的時代潮流不會改變;國際格局深刻演變,但世界多極化的趨勢不會改變;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遭遇逆流,但經濟全球化大勢不會改變;國際秩序之爭激烈複雜,但國際體系變革的方向不會改變。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推進和參與衛生健康領域國際合作,與世界各國團結應對好各種危機和挑戰,中國將繼續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公共衛生安全,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標簽: